基坑边坡支护方法.docx
《基坑边坡支护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边坡支护方法.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常见的边坡支护方法有放坡开挖和土钉墙支护两种。一、基坑放坡A.放坡原则基坑边坡基本要求放坡应以控制分级坡高和坡度为主,必要时辅以局部支护和防护措施,放坡设计与施工时应考虑雨水的不利影响,应优先采取坡率法(无须对边坡整体进行加固而能达成自身稳定)。场地土质较好、基坑周围具备放坡条件、不影响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及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宜采用全深度放坡或部分深度放坡。分级放坡时宜设置分级过渡平台。分级放坡过渡平台:岩石边坡不宜小于0.5m,土质边坡不宜小于1.0m。下级坡度宜缓于上级坡度。B.边坡稳定控制措施确定边坡坡度,并与不同土层做成折线形边坡或留置台阶。严格按照设计坡度进行边坡开挖,不得挖反坡。做好防
2、、排、截水,防止雨水等地面水浸入土体,保持基底和边坡干燥。严格禁止在基坑边坡坡顶堆放材料、土方和其它重物以及停放或行驶较大的施工机具。对于土质边坡或易于软化的岩质边坡,及时采取相应的排水和坡脚、坡面防护措施。在整个基坑开挖和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应严密监测坡顶位移,分析监测数据,有失稳迹象,采取削坡、坡顶卸荷、坡脚压载或其他有效措施。C.护坡措施叠放砂包或土袋:坡脚一层或数层,坡面一层。覆盖塑料膜或土工织物覆盖坡面。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面:人工修平坡面后,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厚度宜为3050mm,水泥砂浆砌筑砖石护坡脚,坡面水引入基坑排水沟。抹面应预留泄水孔,泄水孔间距不宜大于 34m。挂网喷
3、浆或混凝土:人工修平坡面后,挂钢筋网或钢丝网,喷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厚度宜为5060mm,处理坡脚。锚杆喷射混凝土护面。二、土钉墙支护一种经济、简便、施工快速、不需大型施工设备的基坑支护形式,适应于地下水位以上或降水的非软土基坑。A.一般技术要求土钉墙、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的坡比不宜大于1:0.2;当基坑较深、土的抗剪强度较低时,宜取较小坡比。土钉水平间距和竖向间距宜为12m;当基坑较深、土的抗剪强度较低时,土钉间距应取小值,土钉倾角宜为 520。 根据土层性状选用成孔方法,保证孔壁稳定性、减小对孔壁的扰动。B.预应力锚杆技术要求 宜采用钢绞线锚杆。锚杆应设置自由段,自由段长度应超过土钉墙坡体的潜在滑动面。 锚杆与喷射混凝土面层之间设置腰梁连接,腰梁与喷射混凝土面层紧密接触。注浆时将注浆管插至孔底并由孔底注浆,且注浆管端部至孔底的距离不宜大于 200mm;注浆及拔管时,注浆管出浆口应始终埋入注浆液面内,应在新鲜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浆;注浆后,当浆液液面下降时,应进行补浆。C.喷射混凝土技术要求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0,面层厚度宜取 80100mm。喷射混凝土面层中应配置钢筋网和通长的加强钢筋,土钉与加强钢筋宜采用焊接连接,其连接应满足承受土钉拉力的要求。墙后存在滞水时,应在含水层部位的墙面设置泄水孔或采取其他疏水措施。喷射混凝土终凝 2h 后应及时喷水养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支护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