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移植临床研究进展.docx
《202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移植临床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移植临床研究进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肝移植临床研究进展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目前已成为全球肝脏相关死亡率和 发病率增长最快的疾病,目前已发现几种常见基因变异与NAFLD密切相 关。文章将从NAFLD的流行病学、遗传因素以及NAFLD相关的肝移植3 个方面进行重点介绍,以帮助临床医生更早地识别NAFLD遗传易感因素, 从而避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及肝衰竭的发生,对于减少肝移 植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病;遗传;肝移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 NAFLD )的特 征是肝脏脂肪过度
2、堆积,5%的肝细胞存在脂肪变性。NAFLD的诊断需 要排除过量饮酒(男性30 g/d ,女性20 g/d )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慢 性肝病 从组织学上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 ) 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 , NASH ) 1-20 其中NASH可以发展为进行性肝损伤,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 ),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3。NAFLD目前已成为全球肝脏相关死亡率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疾病,其导 致的慢性肝脏疾病患者死亡率逐年增加4 .
3、 NAFLD的全球患病率为 32.4% ,男性患病率(39.7% )高于女性(25.6% 我国的NAFLD患病 率为32.5% ,超过了全球患病率。2017年全球肝细胞癌和肝硬化死亡 患者中NAFLD的占比分别为8%和9%4o NAFLD是一种多系统累及的 代谢性肝病,NAFL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是:心血管疾病、肝外恶性 肿瘤、2型糖尿病以及慢性肾病和肝病相关并发症6。一项研究对2016 年至2030年间中国等8个国家的NAFLD疾病负担进行建模,如果肥胖 和糖尿病在未来趋于平稳,2016年至2030年期间NAFLD病例总数将平 稳上升(030%) 口。NAFLD的发病机制复杂,遗传因素、代
4、谢和环境因素协同作用,促进肝 细胞脂肪堆积,继而导致炎症和纤维化。多种致病因素以平行或(和)某 种方式协同作用于遗传易感对象,导致NAFLD。部分患者会发展成NAFL , 从而发展为NASH ,而另一些患者会直接出现炎症和纤维化,且进展较快。 小于5%的NAFLD患者死于肝脏相关原因,这种个体差异的原因目前还 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的影响8。1、NAFLD的遗传因素肝细胞的代谢途径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目前已发现至少有5种常见变异 与 NAFLD 相关,即 PNPLA3sTM6SF2sGCKRs MBOAT7s HSD17B139o 上述基因在脂滴中的脂类重塑、肝脏极低密度脂蛋
5、白(VLDL )的分泌和 脂肪合成(DNL)中发挥作用,对NAFLDs NASH和HCC的发生有较大 的影响。每个基因位点突变能够使NAFLD的发生率增加近2倍,NASH 和肝癌的发生率增加近3倍。其中PNPLA3 rs738409变异对NAFLD遗 传易感性的影响最大,PNPLA3 I148M变异与肝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密切相关10o1.1 PNPLA3 含patatin样磷脂酶结构域蛋白3 ( patatin-like phospholipase domain containing 3 , PNPLA3 )又称脂联素,由 PNPLA3基因(即钙非依赖性磷脂酶A2)编码,
6、是含有481个氨基酸的 atatin样磷脂酶结构域家族的成员11。野生型的PNPLA3作为脂滴上的 脂肪酶,参与甘油三酯、磷脂的重塑和视黄酸酯的释放口2。PNPLA3的 rs738409变体导致氨基酸残基148处的异亮氨酸被甲硫氨酸取代, I148M替换导致酶活性功能丧失,从而诱发脂肪变性并增加对肝毒素的易 感性13。在美国人群中,存在PNPLA3 I148M的NAFLD患者和较高的肝脏脂肪 变性和纤维化以及肝脏疾病死亡率的升高密切相关14。PNPLA3 I148M 突变破坏了 PNPLA3的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导致PNPLA3 I148M在 肝脂滴上积聚和甘油三酯动员障碍,脂解和自噬减少,
7、从而导致 NAFLD12o1.2 TM6SF2 跨膜 6 超家族成员 2 (transmembrane 6 superfamily member 2 , TM6SF2 )是一种多聚体膜蛋白,正常情况下促进VLDL的 分泌。TM6SF2是编码3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具有710个预测的跨膜 结构域。与肝甘油三酯含量(hepatic triglyceride content, HTGC )相 关的是P.GIu167Lys的TM6SF2变异体,它是由于编码核昔酸499的腺 瞟岭-鸟瞟岭替换,导致赖氨酸取代第167位的谷氨酸(c.499AG; p.Glu167Lys)15-16o P.GIu167Lys
8、 的 TM6SF2 变异体还与血清丙氨酸 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 ALT )水平显著升高有关12o TM6SF2 作用于滑面内质网,促进VLDL的分泌,从而预防FLDo肝脏特异性 TM6SF2缺失可减少VLDL的分泌,促进肝脏脂肪变性、纤维化和肝细胞 癌的发生及发展17-18。一项对206例人肝脏样本基因表达的研究发现TM6SF2 siRNA抑制可以 减少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Grich lipoproteins ,TRLs )的分泌以及增 加细胞内甘油三酯浓度和脂滴含量15,而TM6SF2过表达则减少了肝细 胞脂肪变性。一项多种族研究证实了 TM6SF2基因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酒精性 脂肪性 肝病 移植 临床 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