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伤机制及防治.docx
《2024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伤机制及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伤机制及防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4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伤机制及防治摘要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伤(PNALD )是持续肠外营养(PN )相关的严重代 谢性并发症,也是常见并发症。其病理生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和肝 脂肪浸润,临床上表现为肝酶异常、胆汁淤积和黄疸,严重者可导致肝功 能发生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可引起肝衰竭及死亡,目前尚无早期识别方法。 PNALD的相关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包括胆汁淤积、肠外营养制剂、 肠道相关性感染。对于除外其他引起肝损的常见病因且有PN输注史的病 人,可考虑诊断PNALDo PNALD的治疗原则是尽早恢复肠内营养,同时 加用保肝药物。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 PN
2、)的广泛应用为无法接受口服或肠 内营养的病人提供了营养支持的有效方法。但长期使用PN可能会引发严 重的相关并发症反而导致死亡率升高。早期PN应用并发症主要以感染、 代谢障碍等为主,随着对PN认识、PN相关技术的成熟,上述并发症显 著减少,而关于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害(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liver disease , PNALD )的报道却逐渐增多1 0 PNALD是PN最严重 的代谢性并发症之一 2 0既往研究结果表明,PN病人中肝胆并发症发 生率为15%40% 3 0有研究发现,早产儿发生PNALD更早,肝功能 下降更快,死亡率可高达38%51%
3、4 o本文重点探讨PNALD发生机 制以及防治方法。1 机制PNAL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果。1.1 胆汁酸代谢及肠道微生物因素 长期禁食肩肠道长时间缺乏食 物刺激,将导致胆汁淤积和肝脂肪浸润。胆汁酸是一组结构功能类似的分 子总称。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初级胆汁酸,经催化后形成结合初级 胆汁酸,大部分储存于胆囊,小部分经胆管重吸收回肝脏。进餐后,胆囊 收缩,结合初级胆汁酸排入肠腔,大部分在回肠重吸收,其余则在结肠细 菌作用下生产次级胆汁酸。原发疾病包括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基础胃肠 道疾病、肠道损伤等,其造成长期禁食,导致肠道内缺乏食物对肠黏膜的 有效刺激
4、,包括肠蠕动减少,胆囊收缩素、胃泌素等在内的胃肠激素分泌 受到抑制,胆囊收缩素缺乏导致胆囊动力下降,胆囊或胆道系统结石影响 胆汁分泌,进而出现胆汁淤积5 0胆汁酸也可与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 FXR )等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调节代谢6 o在肝细胞中, 激活的FXR诱导小异二聚体伴侣(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 SHP ) 表达,进而抑制胆固醇7癣化酶(cholesterol 7 alpha hydroxylase , CYP7A1 )的基因转录。在肠细胞中,FXR刺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 (fibroblast growth fact
5、or 19 , FGF19)可与肝细胞表面的 FGFR4 受体结合,抑制CYP7A1转录。而CYP7A1是肝细胞中胆汁酸合成的限速 步骤,催化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为胆汁酸。胆汁酸是天然乳化剂,有助于脂 肪的消化,并具有直接的抗菌作用。此外,FXR间接参与先天免疫调控, 可通过调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 和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 ,Ang 1 )的表达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生长7 0 也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变化也会影响胆汁酸转化、FXR通 路信号转导8 0因此肝细胞、肠肝循环以及肠道菌群共同维持体内胆汁 酸稳态
6、。1.2 营养方案方面因素 PN制剂的配制比例失衡、长期过高的能量 供给,葡萄糖、脂肪与氮量供应不合理、必要营养素缺乏等也是造成 PNALD的重要因素。早期研究表明,单独使用碳水化合物虽能为接受PN 的病人提供足够的能量,但不能提供必需脂肪酸。且当接收的外源性葡萄 糖剂量超过机体可耐受剂量时,会导致血糖升高,加重肝脏合成脂肪负担, 引起肝脏脂肪变性。因此,目前应用脂肪乳剂作为双能源以代替部分能量。 脂肪乳剂是PN时重要的营养物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提供能量、供给必 需脂肪酸并携带脂溶性维生素。然而当PN中脂质主要来源于大豆油脂肪 乳,其中6多不饱和脂肪酸及植物苗醇含量较高,经代谢转化生成花生 四
7、烯酸,产生炎性介质,可致血管扩张、白细胞趋化等炎性,从而导致肝 脏损伤。过量植物苗醇可导致肝脏胆汁分泌减少、升高血清胆汁酸水平, 进而导致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甚至引起肝细胞凋亡。最近的研究证据表明, PN中存在的植物苗醇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并通过抑制胆汁酸的产生和循 环来促进PNALDo大豆脂质乳剂会导致植物笛醇在细胞膜和血浆脂蛋白 中积累,尤其是在早产儿中,早产儿无法消除植物苗醇,这也解释了其对 PNALD的易感性。脂肪乳剂用量也是肝功能损害的关键性因素。脂质摄入过量以及 营养物过剩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增加胰岛素释放,促进脂肪合成,形成 脂质沉积,进而导致肝损害。因此,对于长期PN治疗的病人,应用
8、营养 制剂的比例应遵循指南,并密切关注病人耐受性,避免慢性胆汁淤积9 o 随着PN持续时间延长,相较于中链-长链脂肪乳,含橄榄油脂肪乳、鱼油 脂肪乳、中链-长链脂肪乳的多种油脂肪乳并不增加早产儿胆汁淤积的风险10o另有多部指南推荐,早期肠内营养以及应用含有鱼油脂肪乳的PN 可减少早产儿胆汁淤积的发生11-12 0目前研究表明氨基酸种类对 PNALD的发生率没有影响13 O此外,目前认为胆碱和牛磺酸缺乏也是PNALD的因素之一。胆 碱由蛋氨酸分解产生而PN中蛋氨酸浓度较低,无法满足机体需求14 o 牛磺酸缺乏也是早产儿PNALD的关键因素之一,牛磺酸合成需要蛋氨酸 在胱硫醛酶的参与下完成,因此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营养 相关性 损伤 机制 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