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复习 第33课 简单机械(二)——滑轮、滑轮组和斜面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系统复习 第33课 简单机械(二)——滑轮、滑轮组和斜面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复习 第33课 简单机械(二)——滑轮、滑轮组和斜面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系统复习第33课 简单机械(二)一一滑轮、滑轮组和斜面一、知识梳理1、概念:周边有小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叫做滑轮。滑轮分定滑轮、动滑轮两种。用定滑轮、动滑轮 又可以组装成不同的滑轮组。.滑轮一 2、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相当于等臂杠杆。3、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相当于动力臂为 一阻力臂两倍的杠杆。1、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而成的简单机械。使用时,动滑轮和物体的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那 么拉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2、滑轮组承重绳子的股数的确定方法首先要分清哪些是定滑轮,哪些是动滑轮;在动滑轮与定
2、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看跟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几股,那么承重绳子的股数n就是几。ABC V物3、滑轮组的简单组装方法:当承重绳子的股数刀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应固定在动滑轮的框架钩上,然后依次绕过滑轮;当承重绳子的股数刀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应固定在定滑轮的框架钩上,然后依次绕过滑轮。-1、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功。2、额外功:虽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也叫无用功。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w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叫做机械效率,用希腊字母表示。则有公式:二小。机械效率通常是一个百分数。由于使用机械时,机械受到重力作用,机件之间、物体和机械之间的摩擦总是存在的,
3、所以总要做一些额外功,因此,机械效率绝对不会达到100%,或者说机械效率总小于1。5、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有用功可理解为一种“目的”功。例如: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时,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提高重物,那么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5?即心用=Gh。又如用滑轮组拉动重物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时,使用机械的目的是水平移动重物,那么克 效率 但出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即除用=fs额外功是指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即克服机械自重和自身部件的摩擦而做的功。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总是存在的,因而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对任何实际的机械总有伊额外0。总功是人们使用机械时动力做的功。总功等于动
4、力与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乘积,即/总=,这 其中既有通过机械克服物体阻力做的有用功,又有克服机械自身重力和摩擦做的额外功,所以有用功、额外 功和总功的关系是叱总=% +%页外。注意:(1)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不能理解成:“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2)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是否省力及功率的大小无关。(3)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机械效率反映的是机械在一次做功的过程中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同一机械 (占在藤啜腌辄鼬罩不同,机械效率往往会不同。1.猜想与假设:猜想L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猜想2: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的重力有关;猜想3: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和被提升的钩码的
5、重力都有关;猜想4: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2 .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学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实验原理:由机械效率的定义可知:T7 = 100%,在用滑轮组提升钩码时,用弹簧 忆测力计测出绳的拉力右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力和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s,分别算出有用功 /有用=的以及总功久=代入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即 = MIo0%。(3)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滑轮组两个,铁架台,长约2m的细绳。3 .进行实验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将要验证猜想中的条件,先后两次分 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绳端拉力方和钩码的重力G,用刻度尺测出钩码被提升的高度
6、力和弹簧测力计移 动的距离s,记录在设计的表内。分别计算出先、后两次匀速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值1和%。将结果填入表内。4 .分析和验证:通过分析上述实验数据,总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猜想的因素是否有关的结论。注意:弹簧测力计向上或向下拉动提升重物前,应该沿使用方向先将弹簧测力计调零。测量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在读数时,应保持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已经组装好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设物体提升的高度为依 据绳子股数找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高度h的关系,只用弹簧测力计也可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三).探究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1 .提出问题:你认为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的
7、因素有哪些?2 .建立假设:可能与有关。3 .提供器材:长方木块、小车、祛码、长木板、弹簧秤、刻度尺4 .设计方案:在实验中需要进行哪些操作?要测量哪些量?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讨论交流:表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斜面的倾 斜程度小车重力G (牛)斜面高度 h (米)沿斜面拉 力F (牛)斜面长S (米)有用功 WW用 (焦)总功W总(焦)机械效率较缓较陡最陡5.进行实验:记录数据6.交流与总结:对光滑程度相同的斜面,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小结: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同一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二、查漏补缺,自我检测1 .如图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系统复习 第33课 简单机械二滑轮、滑轮组和斜面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系统 复习 33 简单机械 滑轮 斜面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