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8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 时期,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市新跨 越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编 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对于抓住用 好战略机遇期,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具 有重要意义。一、基础和环境( 一 )“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十一五 以来, 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基 调, 认真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决策部署, 科学应对国际 金融危机的冲击, uu十一五 主要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呈现出经济 提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 良好局面。综合实力实现跃升
2、。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542.8亿元,年均递增 14.3%。人均 GDP 达到 31500元(约合 4653 美元 ), 年均增长 13.7%o 地方财政收入 169.3 亿元, 年均增长 20.5%。规 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 4420亿元, 年均增长 22.9% 光电产业园、山推事业园、如意工业园、重汽商用车等 200个投 1 资过亿元的生产性项目建成投产,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30002500200015001000500013.12542.82279.1912.7 16.4 2122.161456.09 16.3173612.918161412
3、1086420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年增长率(%)财政实力不断增强180160140120100806040200169.323.3134.66119.4518 24.181.55101.225.712.7302520151050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 年增长率(%) 2 投资保持适度增长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1410.2 24.9 25.2 24.71100.6 17.664551722.38163025201510502006年 20
4、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年增长率(%)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 12.6 : 53.3 : 34.1o 粮食总产 465 万吨, 连续 7 年增产; 规模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 展到 616家, 标准化、规模化种养基地增加到 350万亩。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发展到 4220家,增加值达到 1195亿元,其中制造业 增加值占比提高到 61.7%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 35.5% 新增太阳、华勤、如意、 山推、小松 5家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 服务业增加值达到 865.9 亿元, 年均增长 15.4% 实现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 963.
5、5亿元, 年均增长 19.1%。接待国内游客 2989万 人次, 年均增长 18% 实现旅游总收入 223 亿元, 年均增长 20%心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万元 GDP 能耗累计降低 23%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水平达到 43%。 中心城区建设框 3 架不断拉开, 五年累计投入城建资金 363 亿元, 建成区面积达到 101.3 平方公里, 人口达到 93.6万人。顺利调整市中区、任城区 行政区划,新设立北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一城四区、竞相发展 的格局初步形成。组群结构大城市融合发展, 济广高速公路济宁 段、济宁曲阜机场建成运营, 孔子文化会展中心、圣都国际会议 中心投入使用, 一批国省道及
6、城区道路延伸拓展和升级改造工程 相继竣工。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特色凸显, 新建 268 个新型农村社 区, 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通自来水、通客车目标。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 民营经济比重 达到 66.8%。农村综合改革纵深推进, 财政对农林水利累计投入 77.8 亿元。完成 50 户市属困难企业改革脱困任务。政府职能加 快转变, 涉企收费 一费制 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全面启动, 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镇园合一 体制逐 步理顺, 14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进入集约发展新阶段。全方位、多 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五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 投资 19.5亿美元
7、,进出 口总额累计 156.3 亿美元, 29个世界 500 强投资项 目落户我市心科教兴市成效明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荣获 全国科 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如意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建成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 4 家、企业技术中心 6家 、高新 技术企业 78 家 , 济宁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实施 百名博 4 士引进工程 和 千名人才引进计划, 近 1200名海内外高层次 人才来我市创业。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高中阶段入学率 达到 90%。高等教育层次和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 济宁师专成功 晋升本科学院,济宁医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新校区建成使用。社会文明全面进步。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济宁市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第十二 个五年 规划 纲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