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与碳中和的虚拟电厂.doc
《数字化与碳中和的虚拟电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与碳中和的虚拟电厂.doc(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数字化与碳中和的虚拟电厂碳中和是能源发展的目标之一,不是全部个人认为,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目标,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既要绿色(碳中和),又要安全,还要经济。碳中和是绿色发展指标,非常重要,但另外两个也很重要。从静态的资产建设角度,绿色VS安全VS经济,似乎是一种不可能三角。两个目标叠加,是有解决方案的,比如既要绿色,又要安全,那么必须应对大规模风光并网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比如电网扩容搞到N-1,N-2,上各种储能,然后火电给新能源兜底(新能源带基荷,火电去调频调峰)。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电价必然升高,经济性问题突出。所以个人认为简单靠堆资产的方式,尤其是在集中式电源或者输变电环节(即供给侧)大规模
2、的上风光或者储能,是无法在中长期维度上,解决绿色+安全+经济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的。需求侧可能是未来碳中和的主战场原来的输变电系统,在设计时就不是为了大规模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是一种“以产定销”的建设和运行模式,虽然会考虑负荷的情况,但是在平衡的时候,为了电力系统安全,发用之间产生矛盾时,一定是限制用,去确保发输,最典型的就是“有序用电”,甚至事故情况下的拉闸限电。大规模风光集中式并网,带来的是巨大的系统不确定原来只是一端不确定(负荷侧的波动性),现在变成的两端不确定,发电侧从发电计划运行,变成了靠天吃饭如何在不抬高输配电价和上网电价的情况下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技
3、术-经济-政治问题。复杂问题求解,首先是分层,就是把问题在较低层次去解决,比如把这种复杂性限制在城市电网、园区电网去解决,然后是解耦,就是把需求侧和供给侧解耦,能否在需求侧小范围实现自平衡,然后再上一个层次自平衡,逐层平衡,层间松耦合。所以个人认为,未来大规模的分布式+负荷侧管理(需求响应和能效优化)+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将可能是成为碳中和的最主要手段,然后再到大电网去平衡负荷和电源。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在最靠近负荷的地方直接消纳可再生能源,至少可以省掉2毛钱/度的输配电价,而且消纳的价格是销售电价而非上网电价,最利于投资收益。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大量分布式就近消纳+储能+负荷曲线价格响应,最后负
4、荷曲线可能较为理想,对电网冲击最小。下图是特斯拉在国外做的一个虚拟电厂案例:用户初始的负荷曲线是灰色实线,而通过虚拟电厂的调度,把负荷曲线变成和灰色的虚线,并且实现了绿色电力的最大消纳。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虚拟电厂还没有更进一步做到负荷控制,只是根据负荷曲线和价格型号,把储能+分布式光伏+充放电控制策略结合起来了,所以实际负荷曲线还有进一步优化的可能。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多用户、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联合调度的案例,不是单个用户。电力行业的发展重心,将从发输转向配售用如果传统火电企业看到这条灰色的虚线虚拟电厂场景下的实际负荷曲线,估计会心里一凉,因为这个曲线和电价曲线对应下,基本上大电源是赚不到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化 中和 虚拟 电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