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光损伤皮肤的免疫微环境失衡研究进展2023.docx
《慢性光损伤皮肤的免疫微环境失衡研究进展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光损伤皮肤的免疫微环境失衡研究进展2023.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慢性光损伤皮肤的免疫微环境失衡研究进展2023皮肤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包括角质形成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各 种免疫潜能细胞)、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成分共同构成了皮肤免 疫微环境。皮肤免疫微环境的稳态与平衡是皮肤免疫系统得以发挥正常功 能、保护机体免受外部刺激伤害的重要防线。正常情况下,皮肤的免疫系统可以及时识别体内损伤、衰老或死亡的细胞, 通过募集各种免疫潜能细胞发挥免疫监管作用,将异常或失能的细胞清除。 慢性日光紫外线(UltraViOIet Iight,uv)辐射是引发皮肤免疫微环境失衡的 重要因素之一,进而可诱发或加重多种光感性皮肤病、皮肤肿瘤、皮肤衰 老以及相关自身免疫性
2、疾病。一、日光UV对皮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光皮肤病学在紫外线辐射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相互关系领域的研究,称为 光免疫学。慢性日光UV辐射(UV radiation,uvr)可诱发皮肤组织微环境中 的细胞表型及功能变化,包括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血 管内皮细胞等。有研究发现,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在免疫 受损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在癌症患者中,UVR可增 加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 Is,Tregs)的数量和减少效应T细胞的数 量,使肿瘤细胞更易逃逸免疫监视,加速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但机制尚 未完全清楚。研究证实,
3、日光UV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模式改变皮肤免疫 微环境。1、UV直接改变皮肤的免疫微环境:紫外线照射后DNA修复不足导致环丁烷嚓咤二聚体(CycIobutane Pyrimidinedimer,CPD)的积累,CPD可诱导免疫抑制,并可引起基因突 变,导致光相关皮肤疾病的发生。长波和中波紫外线(UItraVioIet A and Ultaviolet B,UVA和UVB)均能影响皮肤的免疫系统。研究显示,短短几天的紫外线照射即可使皮肤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且紫 外线暴露引起的免疫抑制可能与光老化相关;UVA诱导的氧化损伤可促进 角质形成细胞和T淋巴细胞释放白介素-4(interleukin-4,IL
4、-4)和白介素 -10(interleukin-10zIL-10),从而导致系统性的免疫抑制;UVB可通过上 调IL-Io和Treg细胞的数量抑制免疫反应,高剂量的UVB暴露可诱发 BALB/c小鼠脾脏中呈递抗原的能力受损,目UVB照射可抑制CD4T细 胞亚群、数量及增殖活性,进一步通过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影响光相关 皮肤疾病的进展。2、UV通过角质形成细胞间接改变真皮免疫微环境:UV可以通过诱发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间接改变真皮的免 疫微环境。UV诱导的表皮损伤能使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并释放顺式尿酸 (cis-UCA)s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
5、ors,PAF)及其配体、 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等免疫调节分子,进 而激活下游多个信号通路和细胞,并产生更多的可溶性炎症介质。暴露于 UVR的角质形成细胞和肥大细胞,通过释放IL-10促进2型T辅助细胞(T helper2,TH2)介导免疫逃逸,并通过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分泌TNF. IL-4和IL-10,引发朗格汉斯细胞迁移到淋巴结以及中性粒细胞募集到皮 肤,进而引起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T,NKT)细胞、Treg细胞和调节性 B (regulatory B , Breg)细胞增殖,改变皮肤免疫微环境。因此,U
6、V对于皮肤的损伤不仅表现为表皮老化,还会通过下游各种途径, 导致真皮层的皮肤损伤。上述这些变化在皮肤单次暴露于UVR后即可发 生,而且机体在一生中发生的重复、慢性的紫外线照射,会在上述机制的 基础上发生累积效应或进一步引发其他免疫异常,最终引起皮肤慢性光损 伤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二、UV辐射诱发免疫抑制机制1、UVR抑制适应性免疫反应:中波紫外线(UVB,290320nm)及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均在皮肤免疫抑制机制中起重要作用。UVB主要抑制原发免疫反应,UVA主要 抑制二次免疫应答。UVR抑制适应性免疫反应的机制,一方面是激活调节 性T细胞,另一方面是改变抗原提呈细胞(a
7、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 的数量和功能。2、朗格汉斯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朗格汉斯细胞(IangerhanS cells,LC)是表皮驻留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具有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LC具有各种模式识别受体,包括 类毒素受体(TLR2、TLR4和TLR5)和甘露糖特异性凝集素受体Langerino Toll样受体可识别细菌,而Langerin则可识别某些病毒。在正常情况下, LC收集内源性抗原和微生物组抗原,并迁移到皮肤引流淋巴结;在机体感 染的情况下,淋巴结中的幼稚T细胞会被激活,产生针对病原体的抗体; 在机体发生炎症时,一些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损伤 皮肤 免疫 环境 失衡 研究进展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