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
《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应急2023)1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急机器人是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过程中,执行监测预警、搜索救援、通信指挥、后 勤保障、生产作业等任务,能够实现半自主或全自主控制,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人类工作的 智能机器系统的总称。应急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特征,可提升复杂危险场景中生 产和救援的效率与安全性。应急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代表了应急管理装备现代化发展趋势, 是衡量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落
2、实“十四五” 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十四五”应急管理装备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战略部署,加快推动应急机器 人技术发展与实战应用,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制定本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面向应急管理实战急需,以提升应急管理装备现代化水平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 突破核心技术,增强产品供给,加快推广应用,打造应急机器人体系,提高应急管理领域先
3、进技术装备支撑水平。(二)基本原则。坚持需求引领、实战为要。牢牢把握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实战导向,聚焦重大灾害事故救 援装备短板和“卡脖子”问题,持续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重点装备研发,加大应急机器人配 备应用力度,不断提升应急机器人实战能力。坚持创新驱动、科技突破。发挥创新第一驱动力作用,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增强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深化新技术集成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水平,着力提升应急机器人科技含量。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发展。统筹考虑急用先行与长远发展、能力提升与装备建设的关系,坚 持系统谋划、战略布局、整体推进,加快构建应急机器人体系,提高应急管理的无人化、智
4、 能化水平。(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研发一批先进应急机器人,大幅提升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建设一批重点场景应急机器人实战测试和示范应用基地,逐步完善发展生态体系;应急机器 人配备力度持续增强,装备体系基本构建,实战应用及支撑水平全面提升。二、主要任务(一)加强应急机器人急需技术攻关。围绕强化机器人抗恶劣环境能力、提高机器人载荷功能及模块化水平、提升机器人控制及智 能化水平等重点领域,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突破一批基础共性技术。L增强机器人抗恶劣环境能力。针对洪涝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城市火灾 等高风险应急救援场景,增强机器人耐高温、高湿、高原、高寒、冰冻、腐蚀
5、、复杂水下等 恶劣环境,以及抗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的能力,提升机器人对极端作业环境的适应性。围绕 密闭及半密闭狭小空间搜救需求,开展机器人轻量化、小型化、高机动创新运动机构设计, 提高机器人对高度复杂地形的适应性与通过性。重点攻关适应火场高温环境长时间作业的耐 高温防护技术,耐受高原昼夜大温差等恶劣自然条件的防护技术,适应高原不稳态风雨雪的 无人机控制技术,无人机高原作业性能提升技术,水陆两栖机器人濒海作业抗腐蚀性技术, 以及可适应高度非结构化地形的运动机构与控制技术等。2.提高机器人载荷功能及模块化水平。针对应急机器人多功能集成化的需求,研制一批高性 能载荷。加强环境感知及目标侦察类载荷研究,
6、提升机器人高效搜索类作业的能力。加强多 功能作业载荷与属具研究,满足机器人多功能及高效精准执行类作业需求。加强高性能、轻 量化通信载荷的研制,解决复杂环境中通信稳定性差、距离受限、抗干扰能力不佳等问题。 研究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机器人载荷,提升载荷机械接口、电气接口、通讯协议等方 面的兼容性,实现载荷快速拆装、替换、升级、扩展。重点攻关可在机器人平台上搭载的能 实现快速大面积探测的轻型高性能的可见光、红外、多光谱、雷达、激光、声学等探测载荷, 复杂环境下高精度、大面积、深埋废墟生命探测、精准定位载荷,可在中小型无人机上搭载 的轻型、长时、广覆盖的通信中继载荷,适用于无人机灭火的高效灭火弹、
7、灭火剂等灭火装 置载荷,多臂协作的大负载冗余自由度机械臂,可自动换装的多功能机械臂属具等。3.提升机器人控制及智能化水平。针对复杂有限空间、高山峡谷、激流水域等特殊环境救援 需求,加强无通信讯号、高浓度烟尘、地形条件复杂、水域浑浊流速快等极端恶劣条件下的 机器人环境自适应、多源信息融合、任务策略智能规划、自主智能侦察搜索等技术研究。突 破无人机、机器人等装备集群协同作业关键技术,以及人机协同作业技术。加强云计算、人 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应急机器人中的创新应用,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重点攻关无人机群 组飞行技术、集群控制技术、地面移动机器人自主任务规划技术、人机协同作战技术、灾区 快速全景建模技术
8、、快速三维建模技术、灾情快速评估技术、灾情感知能力快速部署技术、 灾前灾后精准比对扫描技术,以及灾区环境感知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灾情大数据挖掘技术、 基于智能算法的灾害隐患点识别技术等。(二)强化重点领域应急机器人研制。针对抗洪抢险、森林草原火灾救援、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城市消防、应急指挥通信、安全 生产等领域的应急能力提升需求,研制险情侦察类、生命搜索类、物资保障类、消防灭火类、 高危场景作业类、复杂场景救援抢险类、生命通道构建类、通信保障类等机器人装备,实现 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提升高危场景作业安全性,增强重特大灾害事故无人化、智能化抢险救 援能力,推动人灾直接对抗向依靠机器人减人换人模式转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管理 工业 信息化 关于 加快 机器人 发展 指导 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