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窑操作应知应会简答题含解析-7.docx
《中控窑操作应知应会简答题含解析-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控窑操作应知应会简答题含解析-7.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影响回转窑火焰形状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影响因素是煤粉燃烧速度和窑内气流运动速度。包括:(1)煤粉质量及其用量;(2)喷煤嘴位置及形状;(3)一次风的风量、风速、风温;(4)窑尾排风及二次风的影响;(5)窑内温度、生料和空气量的影响;(6)窑内物料成分合理时火焰形状良好。2、生料均化的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消除或缩小入窑生料成分的波动,使生料成分均匀稳定。它对稳定熟料成分、稳定窑的热工制度、提高熟料的产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3、降低f-CaO的工艺措施有哪些?答:(1)配料要合理,KH不要太高。(2)合理控制生料细度。(3)生料均化要好。(4)物料煅烧时要保证一定的液相量和液相粘度。(5)熟
2、料急冷,以免产生体积膨胀。4、急冷能使熟料质量好的原因是什么?答:(1)可防止或减少C3S的分解。(2)能防止B-C2S转化为r-C2S,导致熟料块的体积膨胀。(3)能防止或减少MgO的破坏作用。(4)使熟料中C3A晶体减少,水泥不会出现快凝现象。(5)可防止C2S晶体长大,阻止熟料完全变成晶体。(6)增大了熟料的易磨性。5、气体在回转窑内的流动作用是什么?答:(1)为了使燃料完全燃烧必须不断向窑内供给适量的助燃空气。(2)及时排出窑内燃料燃烧后生成的烟气和生料分解出来的气体。6、对烧成带耐火材料有哪些要求?答:(1)要承受最高的高冲击和最强的化学侵蚀。(2)要有足够的耐火度。(3)要在高温下
3、易于粘挂窑皮。7、为什么液相量多、粘度小有利于C3S的生成?答:当液相时多时,CaO和C2S在其中的溶解量也多;当粘度小时,液相量中CaO和C2S分子扩散速度大,相互接触的机会多,有利于C3S生成。8、简述熟料中四种氧化物的来源及其对煅烧的影响。答:CaO主要来源于石灰质原料;SiO2主要来源于粘土、砂岩;Al2O3主要来源于粘土或矾土;Fe2O3主要来源于铁粉、铁矿石。CaO含量过高或过低将直接影响煅烧的难易程度。SiO2含量直接影响到C3S和C2S生成,其含量高时烧成困难,不易结块,粘性低,不易挂窑皮。Al2O3含量高时C3A生成最多,易烧,粘性大。增加Fe2O3含量可降低熟料烧成温度,料
4、易烧,粘性小,易结块。9、C3S+C2S含量在75%左右时有何利弊?答:C3S+C2S总量在75%时的物料比总量在73%时的物料耐火,煅烧此物料时火力强度需要提高,用煤量多,由于C3S+C2S含量较高,相对的物料中熔媒矿物少,但这种物料结粒仍可保证均匀细小,挂上的窑皮结实牢固,热工制度稳定,烧结范围比较宽,产质量提高,热耗低。10、物料在分解炉内是如何进行反应的?答:生料由旋风筒进入分解炉,被炉内热气流吹散并悬浮于燃烧的气流中,当温度升至820-870时,分解反应迅速进行,当炉温控制在900时,CaCO3分解率达85%以上。11、使用预分解窑生产的熟料在回转窑内是怎么形成的?答:当入窑生料的分
5、解率达85%以上的物料入窑后,氧化钙与其它酸性氧化物进一步发生固相反应,生成除C3S外的所有矿物,当物料温度达到1200时化学反应更为激烈,当物料温度达到1300后固相反应结束,生成C3A、C4AF、C2S,并剩余部分CaO,物料到烧成带后为1300-1450-1300,熟料中不可缺少的C3S在此形成。物料温度达到1300以上,部分物料熔融,出现液相,C2S熔解在液相中与Ca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3S,边生成边析出。当物料达到1450时是C3S化合反应的高峰,随C3S的不断生成,C2S和CaO浓度不断降低,物料前进温度下降,到1300以下时液相开始凝固,C3S生成反应结束,未化合的CaO呈游离状
6、态存在于熟料中,预分解冷却带很短,熟料在该带和下料口处被急速冷却,使C2S和C3S从液相中析出,部分凝结为玻璃质,改善熟料的质量,提高了易磨性。12、冷却机机型不同对火焰有何影响?答:冷却机机型不同,冷却效率不一样,二次风温也不一样,单筒、多筒冷却机的二次风温低;篦式冷却机的二次风温高。二次风温直接影响到煤的干燥、分馏和燃烧,二次风温高,火焰黑火头变短,煤粉燃烧速度加快,否则黑火头增长,煤粉燃烧烧速度慢。13、燃料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答:(1)达到燃点以上的温度;(2)有助燃的氧气。14、硅酸盐水泥熟料为什么会粉化?答:是由于矿物中的C2S发生多晶转变的缘故。当B型C2S转变成r型C2S时,体积
7、膨胀约10%,使出窑熟料溃裂粉化。另外窑内还原气氛存在,Fe2O3还原成亚铁,水化后体积膨胀,致使熟料发生溃解粉化。15、C3S的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答:在高温液相的作用下,固相的C2S和CaO逐渐溶解于液相中,相互反应生成C3S。其影响因素有生料的化学组成、烧结温度及反应时间。16、煤的燃烧过程分几个阶段?各阶段发生什么变化?答:煤的燃烧过程可分为准备、燃烧、燃尽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是燃料干燥、预热、干馏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是吸热过程。燃烧阶段中,首先,在准备阶段分解出的挥发物达到一定温度和浓度时着火燃烧。然后是焦炭的燃烧,它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燃烧是一种强烈的氧化物作用,有光和热产生,燃
8、烧本身产生的热量能够维持较高的温度,使燃料燃烧继续进行。燃烧阶段即灰渣形成的过程。17、回转窑二次空气的风量、风温及静压的测量点在何处?答:入分解炉二次空气在三次风管中测,入窑二次空气在窑和冷却机联接处测。18、分析预热器旋风筒堵塞的原因有哪些?答:(1)旋风筒内结皮脱落;(2)翻板动作不良;(3)锥体或物料溜子内结皮;(4)投料或止料时预热器系统温度过高;(5)内筒脱落;(6)拉风变动频繁。19、影响挂窑皮的因素是什么?答:(1)生料化学成分;(2)烧成温度与火焰形状;(3)喂料与窑速;(4)喷煤嘴位置和挂窑皮的前后顺序。20、分解炉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保证燃料在900左右的温度下稳定燃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控窑 操作 应知应会简 答题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