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迪路道路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雅迪路道路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迪路道路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2023年4月,初步设计审查阶段专家关于海绵城市部分提出意见以及回复情况如下:1)分区一和分区二滞留设施控制区域的所需控制水量计算不正确,综合径流系数不正确。回复:根据专家意见修改,详见设计说明IL 4. 5部分。2)达标判断不正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为70%,年径流污染去除率应为55. 8虬回复:根据专家意见修改,详见设计说明IL 4. 5部分。3)概算书中无海绵相关的内容,请 补充。3)豁口间距计算方法不正确。不应按IoonI长道路的水深计算豁口总宽度,应按每个豁口实 际汇水量计算水深并计算豁口宽度。回复:根据专家意见,对每个豁口实际汇水量水深进行计算并计算豁口
2、宽度。3设计目标及设计原则3.1道路设计目标3. Ll设计目标本次设计道路为新建道路,道路LlD控制指标如下:(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三70九(2)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以悬浮物TSS计)50%o3. 1. 2需求分析本次设计雅迪路设计全长1453. 06m,在传统开发模式下的效果分析详见下表 项目下垫面分析一览表序号下垫面类型面积(k)雨量径流系数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径流控制率综合控制率1常规绿化带46430. 150.810.850. 192常规人行道95120.90. 13常规车行道245140.90. 1传统开发模式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满足不了控制目标要求,因此本工 程需进
3、行低影响开发设计。3. 2设计原则(1)尽量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道路设计目标,不满足时应建议该部分雨水由周边地块进行指雅迪路道路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述3.1 任务依据3.1.1 设计依据(I)住建部颁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其他有关规定等;(2)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3)本工程道路、排水等专业设计图纸。3.1.2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3)重庆市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5)埋地塑料
4、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l43-2010)(6)铸铁检查井盖CJ/T 511-2017(7)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年10月(8)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2016年11月(9)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3.2 项目概况本项目道路起于昌龙大道(设计速度为50Kmh的主干路),先后与规划道路1和白鹤路, 止点与五纵线(设计速度为50Kmh的主干路)平交,道路全长1453.06米,本项目道路等级为 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红线宽度为24米=4. 75m人行道+7. 25m车行道+7. 25m
5、车行道+4. 75m 人行道,设计时速为30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3.3 设计主要内容本次设计为雅迪路海绵城市相关内容的施工图设计。4)道路纵坡V5%)时采用阶梯状雨水生物滞留带;道路纵坡N5%的道路两侧不设置生物滞留 带,采用普绿化带,保持景观整体性。5)人行道至少保证2m及以上的人行通道宽度。6)除雨水系统外的其他管网设施布置于生物滞留带时,需采用防渗措施,防止其他管网因 渗水造成的不利影响。7)道路LID设施的雨水滞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植物尽量选择对污染物去除作用佳的耐旱 耐涝本土植物。4. 2海绵设计指标本次设计道路为新建道路,根据重庆市永川区城市节水“十四五”专项规划,道路
6、LID 控制指标如下:(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三70%。(2)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以悬浮物TSS计)50%o4. 3生物滞留带设计4. 3.1原理道路雨水经过路缘石开孔流入生态滞留带,流经卵石区实现均匀布水和再次过滤后汇入种植 区,通过种植区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的下渗、缓冲,净化径流,缓排雨水,当雨水量超过生 物滞留带的容量经溢流雨水口溢流排到已设计雨水系统。路面雨水A雨水豁口 A 卵石区, A种植区雨水系统种植土、过滤层、砾石层溢流雨水口 一道路雨水系统收集示意图4. 3. 2平面布置本次设计雅迪路人行道宽度为4. 75m,在本次设计道路人行道靠近路缘石一侧新建2. 5m生物滞留带。 标分
7、解,以达到海绵城市的片区控制效果。(2)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 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3)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计道路及周边的土壤、地质特征。(4)生物滞留带负责收集其自身和车行道可控范围内路面上的降雨,人行道透水砖铺装负 责收集透水糖铺装面积上的降雨,地块内部的雨水通过地块内部的LID设施进行综合利用,且地 块内部外排雨水通过雨水管直接汇入市政雨水系统。4海绵城市设计本次设计根据LID雨水设计管理理念,针对道路红线范围内汇水面积的雨水,优先将道路红 线范围内的雨水径流汇集进入生物滞留带进行综合处置。通过设施对雨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道 工程 海绵 城市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