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三章 不治.docx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三章 不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三章 不治.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三章不治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揭示一个与现代共识相反的历史,或许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再或许历史不能假设,历史就是历史,我们无法改变,只能汲取教训,指导现在。我们通常都在称颂尧、舜、汤、武。尧是“最理想的君主”,舜帝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汤武伐桀灭夏被称做“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而周武王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这是历史给我们的结论,我们也一直这样称颂着。但,韩非子不这样认为,历史记载也有不同,竹书纪年中所记载的关于尧、舜、汤、武就是另一种历史。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
2、年编次。书中记载尧舜汤武弑君曲父,韩非子认为这是“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这样的论定与我们现在的共识南辕北辙。“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如此之重的论定,不能不说韩非子的胆量,放在当世也是一股“清流”,放在现在就是悖逆。如果历史真如竹书纪年所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那么真的就是“反君臣之义” 了,确有“乱后世之教”的嫌疑。很可性,被韩非子说中了,历史一次又一次的上演着“舜囚尧”式的君位争夺戏。生活是真实残酷的,有时候出于生存本能的自然属性或许主导着我们,如果没有文化的教育与文明的约束,“舜囚尧”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问题是,人类的社会属性(文化与文明)确实超越了自然属性,才让人类与为人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韩非子-忠孝 红林悟道韩非子-忠孝第三章 不治 悟道 韩非子 忠孝 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