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中国专家共识重点内容2023.docx
《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中国专家共识重点内容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中国专家共识重点内容2023.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中国专家共识重点内容2023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已经进入高发期,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估算分别约 为59.2万例、30.9万例,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于癌症谱的第2位、第5位然而,我国结直肠癌病人的死亡与新发病例比值(52.2%)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35.4%),这表明我国结直肠癌的诊治规范化程度及综合治疗水平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间:3o相较于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等常见实体肿瘤,结直肠癌病人 的预后相对较好,其5年总生存率与肿瘤TNM分期明显相关,In、I和IV 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分
2、别约为90%、72%和14% :4o 2018年,美国癌症联合委 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联合制 定的第8版癌 症分期系统开始在全球 启动执行:5?除了细化传统的基于“解剖学”的TNM分期系统,还进一步建 立了基于组织病理学、分子检测以及基因状态等“非解剖学”因素的预后风险和 疗效预测评价体系,这必将促进结直肠癌诊治体系从传统“群体化”迈向精准“个 体化” 6,近10年来,随着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
3、stability, MSI)错配 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 KRAS NRAS BRAF等分子检测 手段从实验研 究进入临床应用,标志着结直肠癌已经跨入“分子诊断和治疗”的时代。近年来, 基于结直肠癌基因图谱,完全独立于经典解剖学、病理学之外的结直肠癌分子分 型方法“共识分子亚型”已经出炉7,在此基础上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精 准”癌症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实现结直肠癌诊治领域的突破。此外,循环肿瘤 细胞(CTC)检测以及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循环肿瘤DNA (ctDNA)检测,用 于结直肠癌的敏感药物筛选、复发监测也成为临床探索的热点话题。这些“精准 医学”和“个体化”诊疗
4、范畴内的因素,又为结直肠癌的多学科协作诊疗赋予新 的涵义。目前,结直肠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 诊疗理念和模式在国内正处于普及推广阶段,以中低位直肠癌、T4b期的结肠癌、 结直肠癌肝转移/肺转移、复发性结直肠癌病人为诊疗对象的MDT诊疗模式已 经见诸于大型综合医院和肿瘤医院。然而,其组织架构、组织形式以及规范化程 度尚值得进一步提高。基于上述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与进展,并以结直肠癌MDT诊疗中常见的 临床实践问题为导向,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 组组织国内部分多学科专家制定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中国
5、专家共识(2023版),期望有助于从事结直肠癌诊疗相关专业人员的临床实践 与研究。本共识撰写专家委员会梳理了结直肠癌MDT诊疗过程中涉及肿瘤分期 诊断、影像学评估、外科手术治疗、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肝转移诊断和治疗、病 理学评估、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精准医学诊疗等领域 的若干临床实践问题,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做出了共识表述说明。所有共识意见 均依据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估及推荐强度分级,证据质量等级由高到 低分为A、B、C、D 4级,推荐强度分为强推荐、弱推荐和无推荐3级:8o1 结直肠癌的规范化诊断及MDT诊疗模式的实施共识1:对于结直肠癌诊治的全程,均推荐使用规范化
6、的肿瘤TNM分期诊断。(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癌症病人初诊时的肿瘤分期情况是判断其预后以及制定“个体化”治疗 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病人接受各种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新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挽救性治疗等)前后的疗效评估,也需要用一种通用便捷的“共同语 言”。此外,在目前广泛开展的肿瘤临床试验研究中,合理利用肿瘤分期也便于 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肿瘤数据进行统筹化处理和比较。因此,需要一种国际通 用的肿瘤分期诊断标准,以保证无障碍、无偏差地开展上述诸多临床实践以及国 际合作。目前,临床上最为广泛应用的是AJCC和UICC联合制定的TNM分期 系统。TNM分期系统根据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T)
7、、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N)、 有否远处转移(M)来实施分级,目前使用的是2018年开始执行的第8版分期 系统5,自2021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连续3年发文强调,将“提高肿 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纳入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TNM分期需要在前面冠以角标,以表明病人在肿瘤治疗中的进程或者 状态;临床分期需要在TNM 分期前冠以“c” (clinical),病理分期冠以“p” (pathological),手术中分期冠以“s(SUrgiCa1),接受新辅助治疗后分期冠以“y” (yielding),复发肿瘤分期冠以 “r” (recurrent) o共识2:对各种分期的结直肠癌病人,推
8、荐开展MDT诊疗模式的临床实践。(证据质量:A;推荐强度:强)在国内外的大型综合医院和肿瘤医院,由结直肠外科、胃肠外科、肝胆 外科、介入治疗科、医学影像科、肿瘤化疗科、肿瘤放疗科、病理科等多个学科 团队组成的MDT模式用于结直肠癌的诊疗已经成为常见模式,甚至是常规模式。 MDT诊疗模式的内涵非常丰富,医患双方均能从中获益,提高分期诊断的准确 性9,加强治疗的衔接性和避免治疗的延误10,改善病人的预后和生活质 量11,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避免单个学科医生做出的不完善决策,从而获得 最佳的卫生经济学效果12,参与结直肠癌MDT的专家职称应为副主任医师或者主任医师,具有临 床决断力和执行力。MDT专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肠癌 学科 综合 治疗 协作 诊疗 模式 中国 专家 共识 重点 内容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