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五年级上册古诗词大意与主题理解.docx
《统编五年级上册古诗词大意与主题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五年级上册古诗词大意与主题理解.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古诗词大意与主题理解1 .蝉唐虞世南垂区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大意: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须,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持续不断的蝉 鸣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响亮的蝉鸣之所以传得远,是因为它在高处, 而不是依靠秋风。主题:本诗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诗人借蝉自喻自身的高洁。作者简介:虞世南一生经历了南朝的陈、隋和初唐三个时代,是唐初书法 家、文学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2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大意:七夕的夜晚,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想象着天河两边的牛郎织女终于 在鹊桥上相会了。家家户户一边
2、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乞求巧手), 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主题: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作者简介:林杰,福建人。六岁就能赋诗,死时年仅十七岁。3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大意: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令我悲伤的, 就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大宋的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家祭的时候,千万 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主题: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
3、沉郁悲凉,主要作品:示 儿书愤钗头凤等。85岁临终之际写下示儿。4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大意: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西湖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 停止?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享乐,简 直把杭州当成了汴州。主题:讽刺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 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苟且偷安。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的无尽担忧与对统治者 的极大愤怒之情。作者简介:林升,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题临安邸是一首古代的“题 壁诗”。5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
4、拘一格降人材。大意: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局 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主题:前两句写出了当时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以及诗人对这种局面的不 满。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抒发了 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 的先驱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 年)写的一组诗。这一年诗人48岁,他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 往来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着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写下了 350
5、 首诗,题为己亥杂诗,本诗是其中一首。6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 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大意: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 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 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主题: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间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 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官至尚书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年级 上册 古诗词 大意 主题 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