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古诗词理解(上下册).docx
《一年级古诗词理解(上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古诗词理解(上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年级(上下册)古诗词理解1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意思理解:白鹅呀白鹅,总是弯曲着脖子对着天空唱歌。它雪白 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赏析: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 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 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 然、真切、传神。2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意思理解: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 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
2、面,欢快的鱼儿在 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 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赏析: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 府诗。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3 .画(唐)王维远看出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意思理解: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春 天过去了花仍在争奇斗艳,人走近了鸟却没有被惊动。赏析: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 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 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全诗
3、对仗工整,尤其是诗中多组反义词 的运用,使其节奏清晰,平仄分明,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全诗 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 点。王维(701年 761年),字摩诘(j),号摩诘居士。汉族,河 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 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4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772846)亳州(今属安徽)人,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 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 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意思理解: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 io有谁想到,我们
4、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呀?赏析: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 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 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 食物,不浪费。5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省天水附近)。世人称诗仙。意思理解:幼小的时候不知道明月为何物,便称它为挂在天空中 的白玉盘。又怀疑它是瑶台上的一面镜子,无缘无故地飞到了青云的 顶端。赏析:古诗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 使
5、人感到新颖有趣,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6 .风(唐)李蟒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意思理解: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 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李崂(约645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省)人。唐 代诗人。与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申言 并称“文章四友”。主要作品有李蟒集。赏析:风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 诠释和理解。诗人通过“三” “二” “千” “万”这几个数字巧妙的 组合,使人形象地感受到风在自然界的作用。7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古诗词 理解 上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