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docx
《洛阳市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市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洛阳市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 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强我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1 2021 ) 6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办发(2020) 3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市
2、“十四五”规划目标,以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为核心,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积极推动我市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二)主要目标。到2023年,所有县“两场三馆”规划设计、前期立项等全部完成并开工建设,核心城区社区健身中心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平方米。到2025年,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295万人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 7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0. 9块以上。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所有县建成“两场三馆”,社区健身中心向有条件的县区延伸覆盖,乡镇和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达标率达到100%,新建小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建应符合国家
3、要求,老旧小区改造要因地制宜进行体育场地设施配建。完善的场地设施管理维护机制基本建立,健身环境明显改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要求,科学完整、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二、科学谋划准备,完善顶层设计(一)摸清底数短板,制定行动计划。根据市体育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城管局组织开展的“全市健身设施现状调查暨摸清健身设施建设底数短板专项行动”调查结果,制定全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各年度目标任务、资源保障和责任分工。各县区要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对标国家、省“十四五”规划健身设施目标任务和相关标准规范,综合评估本级健身设施布局、开
4、放使用情况和群众需求,切实找准健身设施建设短板,制定本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按照全域打造完善居民”15分钟健身圈”总体要求,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科学规划建设贴近百姓、方便可达的社区健身中心、小型体育综合体、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等健身设施。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城管局、发改委,各县区人民政府(二)倡导复合用地,保障用地资源。要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保障提供全民健身土地资源,切实解决我市体育健身场地供应不足的瓶颈问题:在不影响相关规划实施及交通、市容、安全等前提下依法依规利用城市公益性建设用地;在不妨碍防洪、供水安全前提下,依法依规利用河
5、道湖泊沿岸、滩地建设健身步道等;在不改变、不影响建设用地主要用途前提下,鼓励复合利用土地建设健身设施;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依法依规以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向社会力量提供土地;支持与城市文化娱乐、养老、教育、商业等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体育健身功能整合和复合利用。已审核上报的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城市空闲用地、可复合利用的城市其他设施资源要制定目录或指引向社会公布。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城管局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发改委、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民政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教育局、应急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三)加强城乡统筹,拓展健身空间。按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融合化
6、原则,推进城乡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合理利用体育中心、闲置厂房、校舍操场、社区空置场所等,拓展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公园绿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建设非标准的健身场地设施。加强县级公共体育场馆、健身步道、体育公园、乡镇体育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公共健身设施建设,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逐步提升城市区“15分钟健身圈”内涵、改善农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农业农村局,各县区人民政府三、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提升群众体育质量(一)加快推进“两场三馆”建设。以“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为基本原则,以创建全国全民运
7、动健身模范市为抓手,加快“两场三馆”建设步伐。偃师、汝阳、洛宁等已开工的要提速推进,孟津、伊川、嵩县、栾川等未开建和项目欠缺的,要尽快完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落实联审联批制度,尽快将欠缺项目纳入建设规划,在公共体育场馆新建或改建过程中预留改造条件,强化其在重大疫情防控、应急避难(险)方面的功能,确保2025年底前所有县“两场三馆”建成投用。牵头单位:市体育局,各县区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应急管理局(二)落实居住区和社区配套标准。优化全民健身设施布局,在中心城区以“片区、社区、居民小区”为单位,加快构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社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布局不同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洛阳市 加快 全民 健身 场地 设施 建设 构建 更高 水平 公共 服务体系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