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循吏列传》与《汉书-循吏传》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史记-循吏列传》与《汉书-循吏传》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循吏列传》与《汉书-循吏传》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史记循吏列传与汉书循吏传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 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者,楚之竺丰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 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到民山采, 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 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J相曰:“如此几何顷乎? 市令日:“三月顷J相曰: “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
2、 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J王许之,下令三 日而市复如故。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巨遗相页丕戛担(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 材料二:汉兴之初,反秦之萼,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 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闲,而天下 晏然,民务稼才啬,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 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 尝笞辱人。存问者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
3、 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人为大司农。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 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是时,张敞为胶东相,与邑书曰:“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此诚忠臣竭 思之时也。直敞远守剧郡,驭于攀季,匈臆约结,固亡奇也。虽有,亦安所施? 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何则?有亡之势异 也。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故事各达其时之英 俊,若必伊尹、吕望而后荐之,则此人不因足下而进矣J 邑感敞言,贡荐贤 士大夫,多得其助者。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节选自班固汉书循吏传)【注】伊尹:商朝贤相。吕望:姜子牙,辅佐周
4、武王灭商建周。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故三得相A而不喜B知C其材自得之也D三去相E而不悔F知G非H罪也。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处士,其意与隐士相近,本指有德才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 的士人。B.“劝”为“鼓励”之意。劝民山采,指秋冬季节官府鼓励村民进山采伐树 木。C.弊,弊病,害处,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的 “弊”意思不同。D.绳墨,指规矩、准则,与屈原离骚中“背绳墨以追曲兮”的“绳墨” 意思相同。12 .下列对材
5、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司马迁眼中,法令是用来引导百姓的,刑罚是用来禁止奸邪作恶的,他 对循吏的评价是积极的,认为这些官员能够促进国家治理。B.楚庄王实行货币改革,百姓携带起来很不方便,孙叔敖急百姓所急,积极 进谏,楚庄王虚心采纳,下令恢复旧币制,后来市场秩序如初。C.张敞任胶东国相,此地偏远难治,他常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难以施展 抱负,于是他写信给朱邑,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朱邑身上。D.朱邑理解张敞来信的意思,极力举荐人才,并给予他们多方的帮助。朱邑 身为列卿,但生活节俭,所得俸禄和赏赐都与族中人共享。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存问耆老孤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记-循吏列传 汉书-循吏传 史记 列传 汉书 循吏传 对比 阅读 答案 解析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