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对策发展的思考.docx
《2024年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对策发展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对策发展的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对策发展的思考近几年来,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各个 部门的重视。我自己认为要增强教育的效果,就要从教育理念的转 变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入手。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 校德育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基础,对于每 个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教育,都要树立“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为素质教育”的理念,来牵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快速发展。 小学时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时期。小学阶段学生的 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近二十年来的教学经历就从 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等方面阐述农村
2、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 和重要性。一、养成教育要注重对于好习惯的认知庄子日:“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这句话也为我们 深刻阐述了“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教 育理念。“养成教育”,就是要着力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 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品质。只有具 备良好品质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前景。随着人民物质生 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明显提高。人们精 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 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一些“行 为霸道、不懂礼貌、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
3、良心理 倾向,在学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 因此,对于这一代学生来说,很重要的教育任务应该是培养他们具 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应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 内容,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品质和习惯一旦养成很难矫正,有 的甚至可能伴随他的一生。而养成了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则终生受 益。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实施养成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必须明白哪 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 行为习惯。比如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有: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倾听 他人意见、勇于提问、积极思考和讨论、大胆实践、课后认真做作 业、专心学习、珍惜时间、课前预习、单元复习、自觉读书,读
4、书 写字姿势端正等;另外还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 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 方面不如别人,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 行为习惯。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才水准的更新,能否具备良好的行为 习惯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高低,而且已经成为社会选拔 人才的重要标准。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整个人 生的发展是有益的。对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学会一些具 体的知识更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最重要 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 弥补的。”可知,小学
5、阶段的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地方,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忽视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现状来看,这已经成为了一项新 的课题。因为它关系到学生的为人处事,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幸福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在日常的教育 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当做一项教 书育人的奠基工程,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养成教育需要形成多 位一体的机制,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既有家庭、社会、学 校的客观因素,又有小学生自身发展的因素。因此,加强小学生行 为习惯的培养需要我们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教 育网络,齐抓共管。因
6、此,在小学阶段对少年儿童加强行为习惯养 成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小学起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为主。养成教育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教育,需要日积月累, 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三、学校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境(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意 识。一个好习惯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让学生从小就要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引导或教育学生懂得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将“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思想理念, 贯穿到学生的心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良好习惯养成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以便在今后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行为,从小养成良 好的学习、
7、生活习惯。(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群体师表形象首先,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是理解学生。没有理 解,尊重就无从谈起。理解是教育的前提,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体会他们的亲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找到引发错误的原因,对 他们进行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要尊重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每个学生的个 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重视 学生的情感,发扬其积极因素和优点,容忍并尽力弥补其短处和不 足;维护学生的尊严和爱好,相信学生能自己选择和决定,促使其 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再次,要关注学生。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教师要让学生 明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人
8、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 也要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得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 起,从我做起。让学生时刻能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剖析、自 我监督。所以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名教师,我们不能只局限于 授业解惑,关键还要传道。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我们应当 更多地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学生的心理会影响到 学生的行为,更会影响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四、家庭是学生展示良好行为习惯的平台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对接。家庭是抚育孩子的摇篮,既是孩 子的第一社会环境,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作为小学阶段 孩子的父母,家庭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尤为重要。要帮助孩子完成从 幼儿向学生的过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农村 小学生 养成 教育 现状 对策 发展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