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教案.doc
《《数学广角》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广角》教案.doc(7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数学广角教案数学广角教案 篇1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材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鸡兔同笼”的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因此教材先编排了例1,通过化繁为间的思想,帮助学生先探索出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后,再解决孙子算经中数据比较大的原题。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教材展示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既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其中假设和列方程解是解决该类问题的饿一般方法。“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方程则有助于学
2、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配合“鸡兔同笼”问题,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中安排了类似的一些习题,比如“龟鹤”问题,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巩固用“假设法”或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2、过程与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
3、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2、关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设计:“鸡兔同笼”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5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与“鸡兔同笼”有关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教师: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出示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
4、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上面数,有35个头,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笼子里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讨论。汇报讨论的结果。(1)、列表:鸡 8 7 6 5 4 3兔 0 1 2 3 4 5脚 16 18 20 22 24 26(2)、假设法: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是8216(只)脚,这样就比题目多261610(只)脚。因为刚才是把兔子当成鸡,一只兔子少算两只脚,那么多出的10只脚就有1025(只)兔子。因此,鸡就有:853(只)(3)、用方程解: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
5、有(8x)只。根据鸡兔共有26只脚来列方程式2x(8x)4262x844x2632264x2x2x6x3 835(只) 2、小结解题方法:教师:以上三种解法,哪一种更方便?小结:要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3、独立解决书中的趣题。(1)、方程解: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根据鸡兔共有94只脚来列方程式2x(35x)4942x3544x94140944x2x2x46x23 352312(只)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2)、算术解:假设都是鸡。23570(只)947024(只)24(42)12(只)351223(只)答:鸡有23只,兔有
6、12只。三、巩固与运用1、完成教科书第115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读题分析后,列式解答。鼓励用方程解。2、完成教科书第115页做一做的第2题。提问:根据图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一条大船乘6人,一条小船乘4人)请同学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解释算术解的每步的算理)6848(人)假设8条都是大船可坐48人。483810(人)假设人数比实际的人数多10人。多10人的原因是把部分的小船当成了大船,也就是每条小船多算了2人。多的10人除以每条船多算的人数,就是有多少条小船。10(64)5(条)853(条)这是表示有3条大船。四、作业练习二十六第一、二题。数学广角教案 篇2目标确定依据: 课程标准相
7、关要求: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材分析: 搭配就是排列与组合,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我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思考,具有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广角 数学 广角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