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导学案.doc
《《秦兵马俑》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兵马俑》导学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秦兵马俑导学案秦兵马俑导学案 篇1学习目标:a、会写本单元的新词,并会运用。b、了解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民族自豪感。c、培养学生搜集并应用资料的兴趣和习惯。知识链接:1974年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课外)a、认读字词,实记。b、自由读课文。营造初读交流的氛围。勾
2、画重点词句。c、弄清“俑”的意思。二、交流汇报(课内)1、分ab两组听写:学习委员报词语,对子间互改。2、小组间比赛读记词语,看谁读得好,记得多。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久经沙场 神态自若 跃跃欲试 殊死拼搏绝无仅有 鸟瞰 铠甲 惟妙惟肖 3、理解句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4、学生想读哪段就读哪段。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三、达标检测a、请你填字成词,再写一写。南( )北( ) 所向( )( ) 久( )沙( )_ _ _( )( )自若 成( )结( ) 跃跃( )( )_ _ _惟( )惟( ) 鸟( ) ( )甲 .b、填空 (结合生活)规模宏大的( ) ( )地进
3、入梦乡举世无双的( ) ( )地探出头来( )的微风 ( )地走来走去c、我能从词语中选两个词分别说一句话。_._.四、学习本单元后我的收获秦兵马俑导学案 篇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想象,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3、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借助语言材料,展开丰富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特点。秦兵马俑简介陕西省关中平原一带,曾是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政治舞台,又是他们最后归宿之地。从公元前11世纪起,就有周、秦、汉、隋、唐等11个封建王朝,在关中平原上的长安(今西安)建都,是
4、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封建帝王就有27个埋葬在这一带。其中最为庞大的、令人触目的陵墓,就是位于临潼县东5公里下河村附近的秦始皇赢政的陵墓。据历史记载,秦始皇即位时(公元前247年)便开始建造皇陵,征调7万多劳动力,耗费金银钱财无计其数,化费36年之久,终于在临潼骊山脚下,建造起一座庞大的皇陵。陵墓夯土堆高达150米,那四面坡的冢形,气势如山,简直就是一座巨形的中国金字塔。秦始皇陵墓,冢高55米,周长2000米;经过钻探、调查,其陵园基地分为内外两城,内城周长为2525米,外城周长为6264米,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其陵墓奢侈至极,墓顶以珠玉缀出星宿,墓底以玉石堆砌山岳,以水银造江
5、河湖海,以鱼骨油为灯烛;上有金制凫雁,下面铜铸的棺椁,珍奇珠宝不计其数。在其陵墓东侧1500米处,发现了三个兵马俑坑,坑内葬有大量的与真人真马大小等同的陶制彩绘兵马俑,以及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1万多件,实为世界罕见。后来在陵墓西500米处,又发掘大量的胥役墓坑,每坑24人不等,大都为屈肢埋葬。根据现在已经发掘的秦陵兵马俑坑,可编成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三部分。其中以一号坑规模最为庞大,它东西长230米,宽62米,深5米,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内有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等6000多件,排成了一个长方形的、以士兵为主的混合战车的军阵,阵容庞大,气势宏伟。二号坑在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秦兵马俑 兵马俑 导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