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械各零部件间装配公差及配合关系.docx
《旋转机械各零部件间装配公差及配合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转机械各零部件间装配公差及配合关系.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轴与轴承的装配公差配合(1)径向配合对于大多数旋转机械中的轴颈与滚动轴承内圈的配合,通常采用过渡配合,如k6、m6等。这种配合可以保证轴承内圈在轴颈上不会产生过大的间隙,避免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发生内圈与轴颈的相对滑动,从而减少磨损。例如,在小型电机的转子轴与轴承配合中,采用m6的过渡配合,轴颈的公差带为(+0.015,+0.002)mm,轴承内圈的公差带与之相匹配,使得轴承安装后能紧密贴合在轴颈上,保证电机的稳定运转。在一些高速重载的旋转机械中,如大型离心压缩机,为了确保轴承内圈与轴颈的紧密配合,防止因配合松动而引起的振动和疲劳损坏,甚至会采用过盈配合,如r6、s6等。但过盈量要控制在合适的
2、范围内,过大会导致轴承内圈在安装过程中变形,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性能。一般来说,过盈量根据轴的尺寸和转速等因素来确定,过盈量d通常在0.02-0.05mm之间(对于直径在100-200mm的轴)。(2)轴向配合轴肩与轴承内圈的轴向定位精度很重要。轴肩的高度应不大于轴承内圈的厚度(不超过内圈的3/4),有时轴肩略高,一般轴肩高度比轴承内圈厚度大0.05-0.1mm,以确保轴承内圈在轴向方向上得到可靠的定位。同时,轴肩的表面粗糙度Ra值应控制在0.8-1.6m之间,这样可以减少轴承内圈与轴肩接触时的摩擦力,防止轴承内圈在运转过程中产生轴向窜动。对于一些需要承受轴向力的轴承,如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
3、承,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轴向配合也需要精确控制。通常采用间隙配合,如H7/g6,但间隙值要适中,一般轴向间隙在0.05-0.15mm之间,以保证轴承在承受轴向力时能够正常工作,同时避免因间隙过大而引起的轴承外圈在轴承座孔内的轴向窜动。2.轴与联轴器的装配公差配合(1)圆柱轴与联轴器轮毂的配合一般采用过渡配合,如H7/k6。这种配合可以保证联轴器轮毂在轴上的安装精度,并且在传递扭矩时能够保证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滑动。在装配过程中,轴的表面硬度通常要高于联轴器轮毂的内孔硬度,这样可以防止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轴表面被划伤。例如,在普通泵与电机之间的联轴器装配中,轴的直径公差为(+0.018,+0.00
4、2)mm,联轴器轮毂内孔的公差与之相匹配,安装时可以采用冷压或热装的方法,使联轴器轮毂紧密地装配在轴上。对于一些高精度要求的旋转机械,如精密机床的主轴与联轴器的配合,公差等级可能会更高,甚至会采用H6/k5的配合。同时,为了保证联轴器的平衡性能,在装配后需要对联轴器进行动平衡测试,其不平衡量要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一般对于转速在1000-3000r/min的旋转机械,联轴器的不平衡量eper应小于10gmm/kg。(2)圆锥轴与联轴器轮毂的配合圆锥轴与联轴器轮毂的配合主要依靠圆锥面的自锁特性来传递扭矩。圆锥轴的锥度通常采用1:10或1:20,圆锥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应控制在0.8m以下。在装配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旋转 机械 零部件 装配 公差 配合 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