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经典阅读需要哪些问题意识.docx
《教师经典阅读需要哪些问题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经典阅读需要哪些问题意识.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师经典阅读需要哪些问题意识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为学” 就是读书学习,尤其是指儒家经典的阅读,“疑”则是疑问、问题, 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实际上给出了经典阅读的一条门径:要有问 题意识。同时也提示我们,教师在面对经典时,必须要有主动的意识, 明确自身究竟想要知道什么,并且把想要知道的东西以问题的形式表 现出来。如果没有问题意识,实际上就难以真正地进入经典的世界, 更无法说在经典阅读中获致自我生命的成长。就经典本身而言,所谓“经”,说文系部曰,“经,织从丝 也。从系段玉裁注:“织之从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 “经”的原初意义是指织布机上的纵线,是相对于横线
2、的“纬”而言 的。从织布的流程来看,“经”的方向是不变的,并且总是以“经” 为主而“纬”后加之,这决定了 “经”具有时间的在先性、地位的统 领性以及方向的恒常性。所谓“典”,在说文解字中被释为:“典, 五帝之书也。从册在Tr上,尊阁之也。” “典”的本义就是人们应当尊 阁之的帝王之书,能成为帝王之书,自然是蕴含了治事与治世智慧的 典范书籍。合而言之,经典就是产生在历史之中,经历时间的淬炼, 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占据统领性地位,探讨永恒性、根本性问题的典籍。经典往往是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心灵对于人类恒常性、根本性的处 境问题的言说,是一种问题言说的典籍。所以,教师的经典阅读绝不 只为了攫取某种知识,服务
3、于功利性的目的,也不只是以接受性的态 度记述前人留下来的文本内容,而是在根本上借由经典这一中介,追 随先贤的理路,思考人类共通的、永恒的问题。根据教师的职业特性,教师经典阅读的问题意识是多维度的、多 层次的,具体体现为文本问题意识、学科问题意识、教育问题意识、 时代问题意识和文化问题意识。文本问题意识。理解一部经典首先就要清晰地理解文本所要表达 的问题,文本问题主要包括显在的与隐在的,显在问题是文本已经言 明,并且在文本中进行了较为完整解答的问题;隐在问题则较为隐秘, 是文本的弦外之音或者文本尚未完整阐明的问题。这意味着教师不仅 要知道文本所要表达的是什么问题,更应注意文本是基于何种背景发 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经典 阅读 需要 哪些 问题 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