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沥青路面材料应用技术研究.docx
《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沥青路面材料应用技术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沥青路面材料应用技术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沥青路面材料应用技术研究(120字以内):研究获得利用可见光进行汽车尾气分解的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研究其掺加方式及掺量对催化剂效能发挥的影响,并创建室外汽车尾气降解效果评价体系模型,将该改性光催化剂负载到路面材料中开发可降解汽车尾气的路面材料,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一、项目立项依据(包括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技术瓶颈和发展趋势,知识产权情况,项目对福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及产业化前景,2000字内)1、项目的背景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会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固体
2、悬浮颗粒等,其中氮氧化物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福建省环境保护厅发布的2015年福建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省2015年降水的PH值年均值为5.17,较上年上升0.06;酸雨出现频率为40.5%。目前,福建省改善汽车尾气污染主要途径是推广清洁能源以及对“黄标车”的限制等,这些方法多数都集中在汽车本身和燃油消耗上,但是从道路铺装角度去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由于机动车的排气管与路面很接近,排出的大量尾气首先与路面接触,如果能开发出降解汽车尾气的路面铺装材料,这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途径。研究发现: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可以将污
3、染物完全催化氧化为无害物质。该材料与其他光催化材料相比具有无毒、环境友好、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等特点,成为最具有前途的绿色环保催化剂。本文将纳米Tio2光催化剂负载到路面材料中,开发出可降解汽车尾气的路面材料,从而达到在光照条件下将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降解为无害的硝酸盐的目的。2、国内外研究2.1 国外研究现状光催化是催化化学、光电化学、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光催化反应是在光和催化剂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自1972年日本发现光催化效应以来,半导体光催化剂在净化环境污染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日本千叶县一条公路在铺路
4、时添加了一种呈粉末状的光催化剂二氧化钛。据环境卫生的测试,该公路可吸收汽车尾气中至少四分之一的氮氧化物,需要的只是太阳光和雨水。目前,光催化材料在日本最大规模的实施案列是在道路隔音墙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道路空气污染程度。此隔音墙为多孔复合型材料,具有隔音及去除空气污染物的功效。欧美国家如美国、意大利等国也将光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路面材料中。美国洛杉矶市在交通主干道路两侧,通过铺设涂抹有二氧化钛光催化的混凝土地砖,已达到净化氮氧化物,减少对人体损害的目的。2002年,在意大利米兰市7000Itf的城市道路道路路面铺设了光催化净化材料,居民反映当地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检测发现,试验街道
5、路段空间氮氧化物浓度降低60%以上。比利时道路研究中心在一个主要枢纽停车道上铺设10000m2带TiO2光催化剂的混凝土路面砖,现场取样、实验室测量结果显示,路面砖的空气净化率和持久性良好。法国一家公司研制了光催化涂装材料,可以使有机气体排放量减少10%40%,可以运用到声屏障、停车场、隧道及路面。2.2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我国汽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我国各行各业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从道路工程角度,我国己有少数的科研单位,将光催化材料应用的道路工程中,包括涂覆在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表面以及应用到路面材料中,都能起到降解汽车尾气的效果。但总体上来说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函
6、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使得汽车尾气降解效果更加明显,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主要有以下研究: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钱春香教授带领其团队在光催化材料降解技术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以路面材料为载体,在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中加一定量二氧化钛材料,检测两者对尾气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水泥混凝土的光催化效果较沥青的效果要好,并从其他方面,如混凝土的吸光、透光能力等作了深入的探讨。还铺筑了水泥混凝土试验路对尾气降解效果进行长期观测,提出了关于基于路面材料的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有机模型。同济大学孙立军教授等人自主研发了室内测试试验设备,在路面材料基础上对不同添加方式的光催化材料降解尾气
7、效果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尾气降解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同时还验证了添加纳米二氧化钛的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h光催化效果明显,且温度、光照等因素对光触媒材料净化机动车废气效果影响较大;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纳米Ti(h后,其路用性能变化不大。李剑飞等人针对纳米二氧化钛对于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催化分解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室内光照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对于各种含碳化合物几乎没有催化分解效果;在室外光照条件下,对各种含碳化合物的催化分解能力大大提高。谭忆秋等人采用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材料,分别利用涂抹和掺入的方式应用于沥青混凝土中,用来吸收汽车尾气中的有害其他,对其
8、进行降解处理,并提出了一整套的科学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分别推荐了在采用涂抹和掺入方式时的最佳纳米二氧化钛的使用量范围,并提出了在掺量不同时对沥青混合材的其他性能的影响问题。张文刚等人针对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测试系统、评价指标以及计算公式。采用多种复合材制备了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乳化沥青材料。并着重说明了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路面材料的工作机理,分析了紫外线辐射照度对该材料的工作性能的影响程度,当紫外线照度增加时,该材料的降解汽车尾气中CO、NO、HC等有害气体的能力显著提升。3、技术瓶颈目前国内对于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路面材料的应用较少,主要集中在室内的一些试验分析,包括自制光催化测试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催化 分解 汽车尾气 沥青路面 材料 应用技术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