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小国史——鲜虞中山国.docx
《东周小国史——鲜虞中山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周小国史——鲜虞中山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东周小国史一鲜虞中山国原创2023-08-29 18:56历史长河边的磨坊#文化历史解析#鲜虞中山国,一个历史相当复杂的北方狄人国家。它源先于商朝, 后又被狄人占据,之后与晋国的较量中反复被压制,直至春秋战国 之际灭国,随后又奋发图强,学习中原文化制度,全面向中原看齐。进入战国时期,鲜虞再次复国,这次直接从“方国”进入“王国”, 成为北方强国之中山国,但为时已晚,在大国争霸中,中山国仍不够看。鲜虞国源流鲜虞国历史上位置不断变动,最早鲜虞建国渡沱河一带,因“鲜于 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沱。”此鲜于水当即源出五台山西南而流 注于渡沱河之清水河,所以此地称鲜虞,也称鲜于。再鲜虞一名与商朝箕子有关,姓
2、谱“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其子 食采于于,因以鲜于为氏”,而后在1977年天津武清县兰城村出土 东汉时期的鲜于璜碑,碑铭谓鲜于氏乃“箕子之苗裔”。也就是说早期鲜于(虞)国主体民族是箕子的后代,子姓,文化上 属于商朝。春秋时期白狄东迁,灭了鲜于国,白狄继承了鲜虞国名同时,还吸 收了不少先进的商文化,最典型的证据是出土的鲜虞国陶器中有不 少“鸟”形图案。图3:春秋时期河西白狄与赤狄居赖阿雨正河边的座坊白狄与鲜虞国中原地区对周边落后文化的民族有一个范称一一四夷,礼记中 记载;东方日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 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 羽毛穴居,有
3、不粒食者矣。“中原文化对北狄的概括是“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用鸟兽 的羽毛与皮做衣物,居住在洞穴中,且“不粒食”即不储存食物, 可以看出礼记对西戎与北狄的描述差不多,二者也可混称为“戎狄”。西戎与北狄生活环境类似,处于西北方,正好在游牧与农耕的混合 处。在“农业”还未出现,且无法“定居”的情况下,先民就是处 在这些原始生活中。在周代商后,一部分“北狄”投靠了周朝,他们被周朝吸纳进周文 化与周领土中,成为独立封国,或者封国的贵族,拥有自己的土地; 另一部分则被周朝打击,居住在周文化影响力少的地方,这部分主 要就是分布在陕北晋北等大片区域的“白狄”部落。投靠周朝的“北狄”在春秋时代继续融合,
4、发展出六个大部落一一 潞氏、皋落氏、甲氏、留吁、嗖瞒、腐咎如,这六部已触及到“国 家”的形态,比如说潞氏,在春秋时期建立潞子国,位置在在今山 西潞城县。简而言之,赤狄文化较高,制度上更接近中原诸侯国,在国家利益 上(主要是土地)与晋国产生核心矛盾,双方打的死去活来。而白狄,发展水平较低,然后就被晋国的“和戎政策”给骗了。前569年晋悼公四年,晋国在对白狄的战争被搞的精疲力尽,因为 白狄太穷,晋国对白狄的战争,无论是输还是赢,在经济意义上都 是输。为此魏绛提出著名的“和戎政策”,就是用有价值的东西与白狄换 土地一一“戎狄荐居,贯货易土,土可贾焉”。此政策一出,大量 白狄部众争相与晋国交换土地,在
5、得到晋国的物品后,白狄离开生 活的土地,向东向北迁徙。为什么说白狄发展水平低?因为从部落发展到“早期国家”阶级,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土地(领地)”,赤狄发展到这一阶级,意识 到土地的重要性,为了领地赤狄只会与晋国火并,争取发展资源; 而白狄显然没能“国家与土地”意识,只当土地是可能交易物品。晋国与鲜虞的战争白狄东迁后,一部分居留冀北山地,建立了包括今河北张家口、宣 化、怀来和北京延庆等地在内的代国;另一部分则由冀北南下,最 终在河北西部的太行山麓与山西东部的太行山内立足,形成鲜虞(今河北正定县一带)、鼓(今河北晋县一带)、肥(今河北藁城 一带)和仇由(今山西盂县一带)等部落集团。白狄建立的国家吸
6、收了当地文化,再加上赤狄六部被诸侯国灭亡后, 其余部也来到这些国家,形成了商、狄、周文化的融合;再加上春 秋中后期,铁器的出现,进一步加大这些国家的社会进程。由此带来进一步的冲突,典型的就是晋国与鲜虞国的战争。胡公元前588年,晋国灭亡赤狄六部中的最后一部一一腐咎如,领地进一步北扩,在处理好新得领地后,晋国又与楚国“弭兵”休战,晋国将视角看向了自己的后方一一鲜虞联盟。晋国自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30年)始,七十余年中先后十次发动了对鲜虞联盟的攻击:公元前530年,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灭肥So公元前527年,晋荀吴伐鲜虞,围鼓,克之,鼓国归顺晋国。公元前522年,晋之取鼓而返鼓
7、子焉,又叛于鲜虞,灭亡鼓国。公元前506年,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公元前505年,晋士鞅围鲜虞,报观虎之役。大约公元前474年至公元前456年间,晋国灭亡仇由国。晋国征伐鲜虞,数十年如一日,或则运用偷袭手段,或则实施联合 它国的策略,或则悉起上军以攻其不备,或则逐一分化其同盟。反 正是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就是为了灭掉鲜虞国。鲜虞在同晋国的多次交锋中,虽然一直处于下风,但也多次打败晋 国。如(公元前505年,左传记载鲜虞曾在平中大败晋国军队, 并俘虏其勇士观虎。就这样鲜虞国(因迁都改为中山国)一直在与晋国僵持着,直到晋 国发生内乱。春秋后期的诸侯国B蜀楚“胡 林(周一 rs公元前497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周 国史 鲜虞中 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