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结直肠癌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docx
《2023结直肠癌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结直肠癌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结直肠癌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 )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全球CRC总体发病率已经升至第三位,也是癌症相关 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 o在CRC中,黏液腺癌(mucinous carcinoma z MC 混非特异性腺癌(adenocarcin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AC ) 中一个独特的组织亚型,其特点是细胞外黏液占肿瘤体积50%以上。精准 治疗理念的推广促使临床医生对MC发生及发展的病因学机制进行深入研 究,揭示MC与AC临床预后的差异的内在治疗抵抗的机制,为提供基于 组
2、织学亚型的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一、黏液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统计数据表明,MC发病率具备一定地域差异,MC的发病率从亚洲国家 的3.9%到欧美国家的10%13.6%不等2 o通过对发病部位的研究发 现,MC在近端结肠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直肠或远端结肠。针对相同部位肿 瘤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MC常发现于疾病进展期3 0对这一现象有两 种假说。其一可能与MC中黏液蛋白物理特性相关,MC中黏液蛋白基因 MUC2的过度表达和抑癌基因转录因子HATH1沉默密切相关,与AC中 的表达趋势相反4 o染色体不稳定可能是MC疾病快速进展的另一种机 制,相对于AC , MC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3、 instability , MSI)频率更高。高MSl发生率在Lynch综合征患者中也可以观察到,这表明MC与AC可能具备不同的致癌途径5 oMC与AC的转移模式存在明显差异,AC常见远处转移器官为肝脏,而 MC更容易出现腹膜转移,且MC术后淋巴结阳性率高于ACo转移模式 差异的原因目前认为与黏液组分密切相关6 0正常黏液与肠道微生物构 成了菌群生物膜。MC中菌群生物膜的失调导致肠道上皮通透性增强,黏 液组分会由肠道向腹腔内移动,导致肿瘤的腹膜转移及对邻近脏器侵犯 7 0另外,菌群生物膜将诱导肠道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导致大量细胞因 子的产生,如TNF- IL-22 ,研究表明此类细胞因子促进肿
4、瘤细胞的黏 液分泌。例如,TNF-觎理的结肠癌细胞ATOH1蛋白的稳定性增强,进 而促进黏液分泌。此外,黏液物质进入腹腔后会被区域淋巴结吸收,导致 肿瘤的淋巴结转移8 oMC相对AC的预后差异,文献中尚未有一致性的结论。大量研究报告表 明,MC患者相较于AC患者具有较低的总体生存率9 ,造成这一临床 现象的相关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MC患者一般具有较高的肿瘤分期。 其次,患者使用肿瘤分期分层后,在早期可切除阶段,基于黏液的理化性 质,黏液性直肠癌手术切缘容易残留无细胞的黏液从而导致环周切缘阳性 (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s , CRM ),这被认为是负面
5、预后的 有力指标10o二、影像学特征 内镜活检是目前诊断CRC最常用的方法。基于小样本量的研究表明,MC 肿瘤大量黏液的分泌导致内镜活检对MC的诊出率较AC低11 O结肠癌术前评估以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 CT)为主。MC 相对于AC在影像学检查中显示出更显著的偏心性肠壁增厚。MC应用造 影剂增强后显示出肿瘤实性部分增强不良,肿瘤异质性增强等影像学特征 12o黏液蛋白具备离子交换特性,导致钙质在原发肿瘤及转移灶中沉 积13 o 直肠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MRI)已 被指南推荐作为直肠癌的最佳原发肿瘤影像学评估方法14
6、 ,除上述CT 可提供的影像学改变外,MC黏液层在MRI扫描的T2加权具有特异性高 信号,可作为判断亚型的另一影像学特异性改变。MRl对于亚型评估更准 确,还可精确评估肿瘤的分级、血供等,有助于肿瘤的精准诊断与个体化 治疗9 1三、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多项研究表明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中,MC的新辅助治疗敏感性较差, 总体生存率较低10 , 15 0 MC已被证实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 疗(5-FU或卡培他滨)后反应不佳的危险因素16 O分子生物学研究表 明,MC与KRAS和BRAF突变、MSl和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呈 正相关,与P53表达改变呈负相关17o MSI-H的结肠癌细
7、胞系可通过 激活RAS/MAPK途径促进细胞增殖,增强化疗抵抗进而降低肿瘤细胞凋 亡18 0对TCGA mRNA数据集的分析发现,5-FU抗性相关的基因胸 甘磷酸化酶在MC患者中表达率(5.97% )明显高于AC患者(1.08% ) 190在晚期MC患者的姑息性治疗研究中发现,远处转移的实体转移 病灶缺乏黏液的保护,与原发灶之间的具有明显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提示 MC分泌的大量黏液可能会对化疗药物具备物理屏障作用20 O MC中 多种黏液蛋白直接参与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进程,如MUC1与JNKl结合 可抑制DNA损伤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MUC5AC通过下调p53和上 调-catenin抑制基于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直肠癌 黏液 腺癌 临床 病理 治疗 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