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党员领导干部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多篇】供参考.docx
《2023党员领导干部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多篇】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党员领导干部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多篇】供参考.docx(3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党员领导干部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多篇】供参考党员领导干部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尊敬的鲁昕副部长,同志们:今天,直辖以来的第三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和部署“十二五”教育工作,组织实施重庆市城乡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代表市委、市政府,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一、重庆教育过去五年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始终坚持推进教育普及,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普九”。2006年40个区县实现100%“普九”,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直辖前,重庆在西部地区的“普九”程度
2、比较低。直辖初,加上渝东南、渝东北等贫困地区,普及率只有18.87%,中西部最低。我们用了9年时间成为西部领先,西部还有五六个省区要到2012年才能实现全面“普九”。这是一个重大突破。二是在“普九”基础上用4年时间实现了“普十二”。今年,重庆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0%,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前,国家这项指标是80%,西部很多省70虬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省市,能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跟东部地区一样实现“普十二”,又是一个重大突破。三是大学毛入学率达到30%,西部第一,为今后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直辖初期,全国大学毛入学率是14%,重庆为8%。这些年来,国家每年增加1个百分
3、点,重庆几乎每年以2个百分点挺进,今年超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陕西省一直是西部的教育高地,今年大学毛入学率为29%o四川省虽现有110万大学生,但人口比我们多,大学毛入学率不到25%。从这个意义上讲,重庆是当之无愧的西部教育高地。(二)始终坚持教育改革创新,解决了十大历史遗留问题一是历史性地还清了“普九”欠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大规模“普九”,当时国家和地方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地方又必须加快推进,就会产生负债,普遍表现为乡镇政府欠债,影响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和社会稳定。“普九”欠债,重庆达28亿元。2006年,我们清偿了2002年以前形成的20亿元债务,然后,又偿还2002
4、年以后形成的8亿元债务,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部偿还“普九”债务的省市。二是全面改造中小学危旧房。投入45亿元,2006年底全面消除了420多万平方米d类、200多万平方米C类中小学危旧房,普遍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汶川地震发生后,投入26亿元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今年完成工程总量的60%o三是解决学生寄宿难的问题。重庆农村多是山区,人口分散,加上大量农村留守儿童需要培养教育,必须大力兴建寄宿制学校。2006年以来,我们投入68亿元,计划到2010年建成2000所。截止今年,已建成2080所,超额完成任务。四是彻底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农村代课教师每月收入四五百元,只有在编教师的一半,又没有津补贴,
5、有的上课十年、二十年,退休后还得不到养老等社会保障,很不合理,极不公平。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公开招考形式招录农村代课教师为公办教师。历史遗留的1万多名代课教师,除考试不合格者,90%以上都成为正式教师。五是解决库区迁移学校的资金缺口问题。按照“三原”标准迁移的库区学校,本身搬迁经费不足,加之新建学校扩大规模、提高标准,累计欠债31亿元。2007年,我们配合协调长江委、三峡办进行资金核查、调整补偿投资,得到5.1亿元补偿投入。其余26亿元遗留欠债,已纳入三峡后续规划予以解决。六是解决教师待遇问题。一直以来,教师和公务员待遇差不多。2006年以后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方面公务员实施津补贴改革,而教师没
6、有实施;另一方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不再收取学杂费,教师津补贴来源产生缺口,直接导致教师与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出现较大差距。2006年市政府用财政性资金为教师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150元,2007年和2008年分别提高到300元、500元。2009年,落实资金49亿元,在全国率先落实并兑现31.7万义务教育教师的绩效工资。七是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6年,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央财政按过去两年的平均收费标准补助80%。重庆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保障标准比周边省市高出1倍多。2008年,又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补助等标准,实现农村与城镇学校“同标准拨款”。八是大力推进中小学标准
7、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普九”完成后,投入校舍建设等专项资金100多亿元,今年60%的中小学达到国家标准化要求,建成中小学塑胶运动场1080片,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九是解决高中阶段教育瓶颈问题。过去,“普九”大规模扩张,初中的升学率只有30%40%。每年全市“两会”有很多提案和建议反映高中阶段学校不足。近五六年,我们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瓶颈问题得到历史性地解决。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学生规模115万人,比1997年翻两番。十是解决大学扩招生均经费问题。1997年大学扩招前,国家部属高校的生均经费为80009000元,地方大学为5000元。随着扩招规模的扩大,地方
8、财政教育经费没有跟上,所有地方大学生均经费被减半为2500元。2006年我们研究决定,到2010年重庆所有大专院校生均经费达到原标准,目前超额实现预定目标,达到5600元。做成这件事很不容易,扩招前不到20万大学生,新增了50多万人。现在又有一个新问题,根据1997年的物价系数,当时生均经费5000元,十多年后是否还用这个标准?如果算上通胀系数,1万元的标准也应该,至少应该比全国各个地方率先达到目前部属高校8500元的平均水平。(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了事关千家万户的教育民生一是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从2006年、2008年秋季分别开始实施农村、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现了城乡免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篇 2023 党员领导干部 全市 教育工作 会议 讲话 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