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乳腺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docx
《2023乳腺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乳腺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乳腺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乳腺癌是中国城市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研究证实通过群体筛查能 够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机会性筛查与群 体性筛查有一定的区别。乳腺癌机会性筛查是医生推荐给主动进行筛查的 非肿瘤就诊患者或体检人员进行的乳腺癌相关筛查。为了推进乳腺癌机会 筛查的路径规范化,根据受检人员乳腺癌高危因素的不同,组织多学科专 家针对筛查方案、筛查设备、人员要求、筛查流程、异常结果处理流程, 以及后续的预警提醒流程等关键环节进行归纳与整理,以期达到规范乳腺 癌机会性筛查的方法和流程,提高乳腺癌早诊率的目的。【关键词】乳腺癌;机会性筛查;危险
2、因素;规范路径;专家共识1.引言乳腺癌是中国城市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死亡率在中国女 性人群恶性肿瘤死亡中排序为第5位,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 趋势口 -2o越来越多的女性关注自己的乳腺健康,主动进行乳腺健康体检。 乳腺癌能够通过筛查实现早期诊断从而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已经得到研 究证实3-4。乳腺癌的筛查是指通过定期进行有效、经济的乳腺检查,在 无症状一般人群中发现临床前期或者早期乳腺癌患者,以期实现乳腺癌的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从而降低人群乳腺癌死亡率、降低乳腺癌患者治疗 负担和治疗费用。癌症筛查一般分为群体性筛查和机会性筛查。乳腺癌群体筛杳是指有组织、 有计划地进行筛杳
3、,一般由政府部门组织、针对一般人群进行的检查。乳 腺癌机会性筛查是具有乳腺癌高风险因素的人员因任何原因就诊时,接诊 医生建议其进行的乳腺癌筛查或体检人员主动规律地在医院或相关体检 机构进行的乳腺癌筛查口 目前乳腺癌机会筛查的主要形式是体检人员主 动到体检机构进行乳腺检查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针对非肿瘤就诊人群进 行的乳腺检查。与参加群体性筛查人员相比,参加机会性筛查的人员具有 乳腺癌高风险因素的人员比例比较高、筛查的阳性结果比例高等特点。阳 性结果包括乳腺癌检出率、需要进行活检的比例等。卫生经济学方面,机 会性筛查的花费较低。经过核算,群体性筛查组每发现1例乳腺癌需要花 费的平均费用为215 0
4、38元,而机会性筛查组每发现1例乳腺癌的费用仅 为15 799元群体性筛查的花费明显高于机会性筛查前者是后者的13.6 倍2,机会性筛查的卫生经济学价值高于群体性筛查。参加机会性筛查人员的特点还包括50岁以下的人员比例较高、情绪稳定 性评分较低、乳腺腺体密度较群体性筛查人员高等,其特征与年龄相对年 轻相关刀。设计良好的机会性筛查方案和规范对于在区域范围内提高乳腺 癌早诊率、提高治愈率,以及降低相对人群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国内各级医院、体检机构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的效果、降低乳腺癌 机会性筛查的漏诊率,我们撰写了这篇乳腺癌机会性筛查规范路径专家 共识。筛查规范路径撰写的过程中重点参考了近
5、年国内发布的乳腺癌的 筛杳、早诊,以及诊疗指南8-10,同时也结合了各位专家长期从事乳腺 癌筛查与早诊的工作经验及体会,以使规范路径能更好地适应从事机会性 筛杳的不同体检机构的具体情况。鉴于目前国内各类不同等级和体制的医院、体检中心或健康管理中心等均 不同程度的开展乳腺癌筛查工作,相关机构的设备、从事乳腺癌筛查的医 生对肿瘤学的掌握和对乳腺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加之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临床进展过程各异,即使在国内较好的肿瘤专科医院的具有 较高诊断水平的医生也难以避免出现乳腺癌的误诊或漏诊情况。因此,在 制定本篇机会性筛查的检查手段和流程时,我们既要考虑检查成本又要尽 量采用多维度评价
6、手段以降低漏诊乳腺癌的可能,同时也要考虑采取一定 的方法尽可能避免筛查间期乳腺癌的发生造成的漏诊。此外,规范路径中 还强调了筛查过程中对筛查人员的乳腺自查的健康宣教。共识1:乳腺癌是中国城市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通过定期进行群体性 筛查能够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在机构人群中应用设计良好的乳腺癌机会 性筛查路径和方案,不仅能够提高相应人群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而且具 有一定的卫生经济学价值。2筛查对象建议2.1乳腺癌患病相关因素关于乳腺癌的风险因素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 包括月经、生育因素、BRCA基因突变等。目前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7、 FDA)批准的 Gail 模型,其乳腺癌的 高危因素有:年龄、月经初潮年龄、初次足月产年龄、乳腺手术活检史、 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癌前疾病或病变(曾确诊)和种族7项评价因素8。我 国个体化乳腺癌风险度的评价研究已经逐步开展,但风险度评价以项目人 群开展的研究形式居多,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筛查人群等的流行 病学数据的支持,以及长期、连续的相关临床随访及观察数据的印证。综 合国内外乳腺癌患病相关风险因素研究,列出以下与乳腺癌发病相关的重 要的风险因素及乳腺癌的保护性因素。(1)与乳腺癌发病相关的风险因素年龄:40岁以后,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70岁以后发病率出现可 见拐点口。目前,国内乳腺
8、癌相关筛查和诊疗指南中多以40岁作为乳腺 癌独立的危险因素和筛查起始年龄8-10o初潮年龄早( 12岁)11 -12。 绝经年龄晚(55岁)11-12.未育口3和首次生育年龄晚(30 岁)11 O乳腺良性疾病活检史:研究发现经过活检诊断为乳腺良性疾 病(例如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等)的患者乳腺癌发病风 险较一般人群高口4-16。肥胖(体质量指数28 kgm2)17-18直 系或者旁系亲属患乳腺癌19-21o父亲或者母亲患有乳腺癌之外的恶 性肿瘤22-24。(9)2次以上流产史25-26。30岁之前胸部放疗史口。吸烟28-29。饮酒28-29。BRCA基因突变30-33o(2)乳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乳腺癌 机会 性筛查 规范 路径 专家 共识 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