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教案73.docx
《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教案7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教案73.docx(7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章营养素与能量学基础第一节蛋白质一、蛋白质蛋白质是化学结构复杂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一、蛋白质的组成与结 构1 .化学组成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构成故蛋白质是人体氮的唯一来源,氮是蛋白质的特 征元素。2 .结构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是其中的20种。氨基酸在营养学上主 要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1)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 基酸。必需氨基酸有8种,即异亮氨酸、亮氨酸、缀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 氨酸、色氨酸。此外,组氨酸也是婴儿营养所必需的。(2)非必
2、需氨基酸人体自身可以合成或可由其他氨基酸转变来满足机体需要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如I: 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胱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等。(3)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直接提供这两种 氨基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可分别减少30%和50%,起到节约必需氨基酸 的效果。所以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又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氨基酸。(4)氨基酸模式组成人体各种组织细胞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一定的比例,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称为氨基酸模式。每日膳食中蛋白质所提供的各种氨基酸比例必须与其一致,才能在体内被 机体充分利用。若
3、氨基酸构成比例与机体需要不符,则一种氨基酸不足,其他氨基酸也不能 被充分利用。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L构成机体、修补组织蛋白质是构成生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的神经、肌肉、皮肤、内脏、血液、骨 骼等无一不是由蛋白质构成,成年人体内约含16.3%的蛋白质。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组织 的更新和损伤后组织细胞的修复,都需要蛋白质组成新的细胞组织。3 .调节生理功能蛋白质是体内构成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参与生理调节。生命现象总是和蛋白质同 时存在的,如起催化作用的醐、调节作用的激素、运输作用的血红蛋白等。4 .提供能量每克蛋白质在体内供能约16.7 kJ (4kcal)o蛋白质不是主要的供能
4、物质,当碳水化合物或脂 肪供能不足,或蛋白质摄入量超过体内蛋白质更新的需要时,蛋白质可氧化分解,为人体提 供热能。三、蛋白质与人体健康1 .蛋白质的营养状况描述氮平衡氮平衡是反映机体摄入氮和排出氮的关系的指数。氮平衡=摄入氮-(尿氮+粪氮+皮肤等氮损 失)(2)正氮平衡当摄入氮多于排出氮时,氮平衡0,则为正氮平衡。(3)负氮平衡当摄入氮少于排出氮时,氮平衡0,则为负氮平衡。人在饥饿、患病及老年时期的一些阶 段,一般会处于这种状况下,应注意尽可能减轻或改变这种情况。2 .蛋白质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蛋白质供给不足蛋白质长期摄入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如婴幼儿、儿童、
5、 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明显低于同龄人,严重时会引起智力发育不良,抵抗力下降;成人会出 现体重减轻、易疲劳、贫血、腹泻、抵抗力下降等。(2)蛋白质供给过量当膳食中蛋白质长期超过人体需要量时,多余的蛋白质将通过肝脏的转化,再经由肾脏从尿 液中排出体外,不仅浪费,还增加了肝脏、肾脏的负担。同时,摄入过多的动物蛋白,必然 伴随较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四、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量,即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二是质,即 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模式;三是机体对该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程度,即食物蛋臼质的消 化率。1 .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评价食物中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应以蛋
6、白质的含量为基础。2 .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模式蛋白质的质取决于所含氨基酸的含量及模式。食物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越接近体内蛋 白质的组成,其营养价值越高。3 .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指一种食物蛋白质可被消化酹分解的程度。蛋白质消化率越高,则被 机体吸收利用的可能性越大,营养价值也越高。4 .食物蛋白质的生物价食物蛋白质的生物价指IOOg食物来源蛋白质被机体储存的质量,计算时以含氮量来表示, 即蛋白质被吸收后在体内可被利用的程度。(五)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改善1 .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对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接近,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
7、度越 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越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相对越高。反之,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 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蛋白质利用 率低,其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会降低。当蛋臼质中某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缺乏或不足时,则合成组织蛋白质受到限制,这些氨基酸 称为限制性氨基酸,按缺乏程度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等。例如谷类(小麦、 大麦、大米、玉米)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小麦、大麦、大米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为苏氨酸,豆类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几种食物蛋白质的限制性氨基酸如表1|2 所示。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搭配的食物种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营养 卫生 教学 教案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