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电弧焊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钢筋电弧焊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电弧焊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钢筋电弧焊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尺寸偏差1) .现象(1)帮条或搭接长度不足。(2)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纵向偏移。(3)接头处钢筋轴线弯折和偏移。(4)焊缝尺寸不足或过大。2) .原因分析焊前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操作马虎;预制构件钢筋位置偏移过大;下料不准 等。3) .防治措施预制构件制作时应严格控制钢筋的相对位置;钢筋下料和组对应由专人进行,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过程中应精心操作。2、焊缝成形不良1) .现象焊缝表面凹凸不平,宽窄不匀。这种缺陷虽然对静载强度影响不大,但容易 产生应力集中,对承受动载不利。2) .原因分析焊工操作不当;焊接参数选择不合适。3) .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要求焊工精
2、心操作。4) .治理方法仔细清渣后精心补焊一层。3、焊瘤1) .现象焊瘤是指正常焊缝之外多余的焊着金属。焊瘤使焊缝的实际尺寸发生偏差,并在接头处形成应力集中区。2) .原因分析(1)熔池温度过高,凝固较慢,在铁水自重作用下下坠形成焊瘤。(2)坡口立焊、帮条立焊或搭接立焊中,如焊接电流过大,焊条角度不对或操 作手势不当也易产生这种缺陷。3) .防治措施(1)熔池下部出现“小鼓肚”时,可利用焊条左右摆动和挑弧动作加以控制。(2)在搭接或帮条接头立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适当减少,焊条左右摆动时 在中间部位走快些,两边稍慢些。(3)焊接坡口立焊接头加强焊缝时,应选用直径3.2mm的焊条,并应适当减 小
3、焊接电流。4、咬边1) .现象焊缝与钢筋交界处烧成缺口没有得到熔化金属的补充,特别是直径较小钢筋 的焊接及坡口立焊中,上钢筋很容易发生这种缺陷。2) .原因分析焊接电流过大,电弧太长,或操作不熟练。3) .防治措施选用合适的电流(表17-7),避免电流过大。操作时电弧不能拉得过长,并控 制好焊条的角度和运弧的方法。4) 电弧烧伤钢筋表面1).现象钢筋表面局部有缺肉或凹坑。电弧烧伤钢筋表面对钢筋有严重的脆化作用, 尤其是、III级钢筋在低温焊接时表面烧伤,往往是发生脆性破坏的起源点。 2).原因分析由于操作不慎,使焊条、焊把等与钢筋非焊接部位接触,短暂地引起电弧后, 将钢筋表面局部烧伤,形成缺肉
4、或凹坑,或产生淬硬组织。3) .预防措施(1)精心操作,避免带电金属与钢筋相碰引起电弧。(2)不得在非焊接部位随意引燃电弧。(3)地线与钢筋接触要良好紧固。4) .治理方法在外观检查中发现n、III级钢筋有烧伤缺陷时,应予以铲除磨平,视情况焊 补加固,然后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一般以500600C为宜。6、弧坑过大1) .现象收弧时弧坑未填满,在焊缝上有较明显的缺肉,甚至产生龟裂,在接头受力 时成为薄弱环节。2) .原因分析这种缺陷主要是焊接过程中突然灭弧引起的。3) .防治措施焊条在收弧处稍多停留一会,或者采用几次断续灭弧补焊,填满凹坑。但碱 性直流焊条不宜采用断续灭弧法,以防止产生气孔。7
5、、脆断1) .现象焊接接头在承受拉、弯等应力时,在焊缝、热影响区域母材上发生没有塑性 变形的突然断裂。断裂面一般从断裂源开始向其他方向呈放射性波纹,见图 17-15o断裂强度一般比母材有所降低,有时甚至低于屈服强度。这种缺陷 大部分发生在碳、镒 含量较高的IV、III级(个别有级)钢筋中。2) .原因分析(1)焊接时的咬边缺陷,造成接头局部应力集中。(2)电弧烧伤或交叉钢筋电弧点焊焊缝太小,使钢筋局部产生淬火组织。(3)连续施焊使焊缝和热影响区温度过高,冷却后形成粗大的魏氏组织,降 低了接头的塑性。(4)负温焊接时,焊接工艺及参数选择不合理。3) .防治措施(1)焊接过程中不得随意在主筋非焊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 电弧焊 质量 通病 防治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