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厚睿老师讲稿---五苓散.docx
《赵厚睿老师讲稿---五苓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厚睿老师讲稿---五苓散.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赵厚睿老师讲稿一一五苓散赵厚睿濒湖草堂我们先学习五苓散,在第一版的67页,它属于桂枝类的方,跟太 阳病有关系,这个方由5味药组成,其中桂枝的量是最小的,泽泻的 量是最大的,记住这个就行了。具体用量有桂枝6g ,茯苓9g ,猪苓 9g ,白术9g ,泽泻15go五苓散是散剂,就是要把5味药打成粉末, 用开水,白饮和服一次3g ,多饮暖水汗出愈,以上做煎剂也可以,但 是如果是水逆水饮的话,散服较佳。我们后面会学到很多散剂,猪苓 散也可以治疗水入呕吐的,吃饭、喝水呕吐,特别是喝水呕吐,跟这 个要鉴别。散剂是一定要打成粉末的,这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经验,这 样做是因为散剂能够保存它的有效成分,因为一些药熬
2、煮后有的成分 会浪费一些,另一方面这种剂型,像五苓散、猪苓散,留在胃里面, 它是颗粒状固体的东西,不容易被吸收、排泄,所以它保存的时间长 一些,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要持久一些。这个是我的理解,供大家 参考。我们下面学习五苓散的作用、方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 这些都是利尿药,能够让小便增多的,让身上的水排出去,再加上桂 枝,桂枝是降冲气的,它能够解外,解外与解表不同,表是最外面一 层,表再深入到了肌肉这一层叫外。那么这一层是营卫两虚了,有一 种虚脱的力量,但是还不至于让全身达到真正的虚的程度,所以他常 常有气往上冲,比如说鼻鸣干呕,或者心慌、心跳,或者是有汗往外 面冲的这种感觉,这叫冲气。
3、它没有达到小肚子的气往上冲的地步, 但是有时候会出现气往上冲到头部的症状,我们继续学后面的会有。对冲气的理解呢,跟刚才说的几个方面,跟毛孔有关系,跟头晕 的感觉有关系,跟气往上冲的感觉有关系,桂枝就是降冲气,但是一 定是在什么情况才能降呢?就是在舌苔舌质都比较淡白的,而且舌面上 有水分的这种情况,这个人偏于虚寒,还没有到真正阳虚的地步,还 没到精神不振、没有力气或者是一年四季都怕冷(的程度),他是有一种 趋势但还没到那种程度,所以舌面上还是有水分的。这个方是治疗脉 浮、有热、气冲、水逆、渴而小便不利,就是小便不通畅,一天要好 多次,但每一次量都不多,说明身体停了很多废水,要通过人的本能 多次排
4、出去,废水不去,堵在里面,每次都不通畅,就小便不利。废 水堵在里面,让正常的水液不能正常的流行到舌面上,我们正常人不 口干是因为水液畅通无阻的,现在有废水在里面,所以口会干。气冲感,是因为人体阳气本能的会往上往外冲来保护我们,也就 是说他的阳气还是比较充足的,属于太阳病的这个阶段。这个水,是 跟这个表皮有联系的,因为表皮,像桂枝汤出汗毛孔张开,汗液出来 是水的异常的变化,但五苓散是体内储存的特别是中间和下部储存的 一部分废水没有排出去。在气往上冲的时候,会带动里面的水一起动, 水往低处流,但这时候因为气冲,人体的阳气在抵抗外邪的过程中往 上、往外冲,会把体内的水液带动了往外、往上冲,所以这个是
5、不符 合常识的叫水逆,这个时候有太阳证的表现,脉浮有热。太阳是指我 们人体正气还比较强日气比较旺盛,和敌人、外界做斗争的时候, 是浮于体表的这个斗争,也叫表阳证,它的脉象是偏浮的,而且阳气 还比较旺盛,所以摸起来还是比较有热的感觉。他自身也感觉到,甚 至这个人会发烧,但是他又是偏于虚寒的一种趋势,舌面还有水分, 这是不是很矛盾呢?这个人又在发烧、口干,好像是热,但舌面上确 实有水分,伸出来舌头表面有水分的,就是这么一种状态,实际上是, 这个人的水液出现紊乱了,人的经络的通道被水液所堵了。如果长期 不治疗的话,它极有可能变成真正的虚寒证,真正的虚寒就是没有力 气和怕冷,要过一段时间,过相当长的时
6、间,成为慢性病之后,会出 现这种情况。我用这个方治疗过(一个女生的黑斑),我经常讲这个例子,这个女 生在2009年的时候她咨询我,是我班上的一个学生,她坐在第1排, 脸上长了铜钱大的、直径大概是2cm的黑斑,非常明显,在脸颊上面, 左颊还是右颊我没记清楚,她在武汉第一医院皮肤科治了一个多月, 近两个月,都没有任何效果,武汉皮肤医院(第一医院皮肤科)是我们武 汉市最厉害的,排在第一位的皮肤病科,有外用药、内服药,有中医 中药的老前辈都在这,像徐宜厚是武汉市中医院老前辈,创立中医皮 肤科的,他创造很多方子,但是就用他们那些方都没有治好。课间的 学生就问我,老师这个怎么办呢?我说看看吧,看她的舌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赵厚睿 老师 讲稿 五苓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