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docx
《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知识要点】财政学是研究公共经济活动规律的经济学科,公共经济活动是以解决公共经济问题与 困境为目的的。虽然公共经济活动与公共经济问题是古来就有的经济现象,但用公共需求、 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公共经济活动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特别是在经历了市场机制的盲目 扩张之后,从市场与政府对比角度来认识财政活动的基本规律才成为一种主流。因此,了 解公共需求、公共产品、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基本概念,理解公共经济活动的发展历史与现 实公共经济问题是分析当代公共财政职能的前提。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特别强调了经 济调节职能,尤其是“二战”后。但发达国家的危机经历也提醒我们,对这些职能的内涵 应该有一个科
2、学的反思与认识。本章将对这些财政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行介绍。【引导案例】大数据是指海量且类型复杂的数据,具有种类多、流量大、容量大、有价值等特点, 被称为信息化时代的“石油”。大数据不仅产生于政府内部,更多的是产生于政府外部的市 场,但80%以上的社会数据资源为政府所拥有。现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公共信息和政府数 据开放的浪潮,许多政府赋予了开放数据的制度约束,如美国政府的信息自由法案开 放政府指令,英国政府的信息自由保护法案,加拿大的信息获取法等。可以说政 府公共领域信息及政府开放数据的供给不仅是政府开放度和透明度的趋势体现,更是公共 需求,是实现信息对称条件下的社会监督,提升政府绩效和财政资金
3、使用效率的必要条件。 但结合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制约因素,存在政策层面、法律层面、许可层面和政府网站信 息管理层面的多种因素制约。政府开放数据、公共领域信息与大数据关联如图1-1所示。图1-1政府开放数据、公共领域信息与大数据关联试分析:1 .政府公布公共领域信息及政府开放数据的必要性。2 .结合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制约因素,分析应如何优化公共信息及政府数据开放的环境。第一节政府与市场一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市场的作用机制是“看不见的手”,尽管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现实生活 中,市场机制低效率或无效率的困境仍然无处不在,并不时挑战着人们的市场经济信仰。 事实上,我们身边被称为市场失灵的公共经
4、济问题与公共经济现象比比皆是,比如众所周 知的“公地”问题、环境卫生问题、邻居喧哗带来的噪声问题、河流湖泊污染治理问题等。 究竟什么是市场失灵,其表现如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一系列相关问题正是本章所 要研究的内容。(一)市场失灵的含义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资源最佳配置而产生 的市场低效率或无效率的一种状态。市场失灵是相对市场效率而言的。市场机制自身的缺 陷导致的市场效率不高或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的状态,统称为市场失灵。换句话说,市场失 灵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资源配置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状态。微观经济学说明,在一系列 理想的假定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导致资
5、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理想化 的假定条件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市场失灵状态是经常性的。市场失灵通常表现为贫富差距 拉大、失业问题严重、区域经济不协调、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等各方面。市场失灵与市场 成功相对应。市场成功是市场使得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一种状态。理论界认为,市 场失灵是政府介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理由和原动力。(二)市场失灵的原因1 .公共物品社会生产的物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私人物品;二是公共物品;三是介于两者之间 的准公共物品。简单地讲,私人物品是只能供个人享用的物品,如食品、住宅、服装等。 公共物品是可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任何称之为公共物品的产品都具备两个条件, 即消费
6、过程中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当这类产品被生产出来,生产者不能 排除别人不支付价格的消费。非排他性的形成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技术上做不 到;另一方面即使技术上能做到,但排他成本高于排他收益。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形成无法 排他。非竞争性是因为对生产者来说,多一个消费者或少一个消费者不会影响生产成本, 即边际消费成本为零。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这类公共物品很多,如国防、治安、 航标灯、路灯等。从本质上讲,生产公共物品正是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是和市场机制的 作用相矛盾的,市场主体是不会主动生产公共物品的,但公共物品是全社会成员所必须消 费的,同时它的提供水平和满足状况等也反映了一
7、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所以这类公共物品 主要由各级政府提供。实践证明,相对于社会成员及经济发展需要而言,公共物品生产的 滞后性是十分明显的。2 .垄断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对市场某种程度的垄断或完全垄断可使得资源的配置 缺乏效率。通常情况下,垄断会阻碍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垄断会削弱竞争程度, 使竞争作用下降。产生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有技术进步、市场扩大、企业兼并等,对这种 状态的纠正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3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实质是一个主体对另一个或一群主体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坏之分,故 有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之别。外部负效应是产生市场失灵的一大重要因素。外部负效 应指的是某一主体在
8、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对其他主体造成的损害,也称为经济活动的 外在性。外部负效应实际上是由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而产生的。生产或消费单 位为追求更多利润,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蔓延。例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力是赚钱, 为了赚钱对企业来讲最好是让工厂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进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以 便降低治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但这会给环境保护、其他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带来 危害。社会若要治理,就会增加负担。4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由于经济活动的各方参与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这就使得一些人可以利用信息优势 进行欺诈,由此就会损害正当的交易。当人们对欺诈的担心严重影响交易活动时,市场的 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公共财政 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