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从何处来?(第一篇:隈山、穴穷、乔山、汌水、方山、京宗).docx
《楚人从何处来?(第一篇:隈山、穴穷、乔山、汌水、方山、京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人从何处来?(第一篇:隈山、穴穷、乔山、汌水、方山、京宗).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楚人从何处来?(第一篇:隈山、穴穷、乔山、洲水、方山、京宗)原仓IJ 2022-09-17 16:42溪河子 按:楚人从何处来?楚人是如何得姓(娴)受氏(舍)的?楚人为 什么被称作熊人?楚人为什么要祭祀“老童、祝融和鬻舍?鬻舍与 季连是什么关系?接下来我将用以下两篇文章来揭示这一千古谜题:第一篇:隈山、穴穷、乔山、洲水、方山、盘、京宗,这些地名究 竟有何含义?它们在哪里?第二篇:殖(芈)姓、W (含B )氏,通过姓氏学原理,解析楚先 的迁徙路径本篇为第一篇,这里首先要解决两个概念。一是“楚先。楚先是指 丽季(舍丽)之前的先人,丽季之后的则被称为楚人,其与楚是否 立国无关。从新蔡葛陵楚简、包山楚
2、简等卜筮祭祷简文得知,第一 位楚先是老童。楚人祀统上的三楚先,则指老童、祝融和鬻舍。二 是“姓氏。在先秦时期,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秦汉时,姓与 氏合流归一。在我撰文时,对于姓与氏我会分割得清清楚楚。再是,我们如何对待出土简文的问题?对于它的真实性,你是信? 还是不信?学界有诸多争论,这里就不多言了。比如家族世系传承, 如果没有连续的递进关系,时间跨度又很大的话,在出现某某生某 某的时候,这个生字你尽可以理解为“传承”的意思。上160竭148翕29楚居局部楚居析文:季连初降于隈山,抵于穴穷,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洲水, 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秉兹率相,詈胄四方。季连闻 其有胄,
3、从及之盘,爰生 年呈伯、速仲,游徜徉,先处于京宗。 穴舍迟徙于京宗,爰得妣列,逆流哉水,厥状聂耳,乃妻之,生但 叔、丽季。丽不从行,溃自胁出,妣列宾于天,巫栽赅其胁以楚, 抵今曰楚人。一、季连季连、穴之熊、穴熊、穴舍、鬻舍、鬻熊,系一人。2015年初安徽大学入藏了一批竹简,经清洗整理,共有1167个编 号。竹简总体状况良好,以完简为主。通过碳14检测认定,竹简年 代约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50年之间,属战国早中期。(更多 详细内容,推荐大家阅读黄德宽先生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概述 一文。)简本载:融乃使人下请季连,求之弗得。见人在穴中,问之不言, 以火爨其穴,乃惧,告曰:舍。”使人告融,融曰:
4、是穴之熊也。 乃遂名之曰穴舍,是为荆王。穴熊生熊鹿(丽),穴熊终,熊鹿 (丽)立。据安大简楚史类简文,季连即“穴之熊,又名穴舍,而且简文 交代了穴熊得名之由。穴熊生熊丽,期间并不存在世系的中断,这 也证明楚世家鬻熊就是穴熊。在新蔡葛陵楚简上,楚人祭祀三楚先,分别出现老童、祝融、穴 熊,老童、祝融、鬻舍,老童、祝融、穴舍”三种不同的表述。 在包山楚墓祭祷简上,则有“老童、祝融、鬻舍新蔡葛陵楚墓卜筮简:甲三:35 老童、祝融、穴熊芳屯(荻)-0甲三:188、197IZ举祷楚先:老童、祝融、女盘(鬻)舍各两群 乙一:22IZ又(有)效祟简于司命、老童、祝融、穴舍IZ 包山楚墓卜筮祭寿简:第六组:21
5、7口举祷楚先老童、祝融、媲(鬻)畲各一群,续耳为什么一个人会有这么多的称谓?谜底将在第二篇楚人的得姓授 (受)氏中予以揭晓,还包括祝融八姓、祝融生六子的谜题。这里,你只需要记得:季连,即穴熊、即鬻舍。二、隈山穴熊,名穴,字季连。楚居:季连初降于隈山,抵于穴穷,前 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洲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楚人以 降为诞生之义。季连自隈山出生之后,随母什祖氏到了穴穷,以 地为名,遂叫穴之熊,即穴熊。李学勤先生认为楚族源于中原,祝融为其先祖,但季连的活动地点 应是以洲水为中心的河南西南部淅川地区,大体上东北至嵩山、新 郑,北至今豫西的宜阳、永宁(今洛宁)、卢氏,因这里有柄山,即楚居中的方
6、山。而其南,即汉水以南荆山一带,近于雎、 漳二水发源处,从那里向北,过了汉水,正好逆水北上”。目前关于楚居中涉及的几个地名:隈山、穴穷、乔山、洲水、 方山等,有多位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现了不同的释解,我认为 都值得探讨,在此不再一一列出,除方山即柄山之外,隈山、 穴穷、乔山、洲水”当均在今淅川和西峡县境内。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秋,秦、晋伐郡。楚斗克、屈御寇以 申、息之师戍商密。秦人过析隈,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昏而傅 焉。析,古地名。据考商朝时期,在今河南西峡北部山地出现了一 个“析谷”的名字。有人认为析谷是指西峡北部这一带山地,此观点 值得商榷,但无论如何,析谷”这个地名概念的出现,对后来
7、这一 带定名为“析谷”(即淅水,今西峡的老灌河)、析邑、析县”等, 均有重要意义。隈,本义为水曲,限也。指河岸弯曲处。析隈,即指析水弯曲之处。 析隈之隈,即隈山。该地在庄子庚桑楚中称畏垒山。在史 记老子列传中称畏累虚(墟)。亢仓子全道篇称之“羽山之 颜。今西峡县古名白羽,有羽山。在今西峡县与淅川县之间的王营 村东(淅川境内),老鹳河在这里有一个U型大弯,河西岸U型弯 内有山擂鼓台,当即隈山。按:有学者提出“古语中隈、隗、魏相通。隈山,即大隗山,位于 河南新密市,与禹州市、新郑市交界处。我认为古文字虽多有通假, 但祝融之墟的大隗山与隈山不是一地。楚先在祝融之虚得姓”之后, 就走出大隗山了。楚先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何处 一篇 隈山 穴穷 乔山 汌水 方山 京宗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