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
《某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某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总则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 决防控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 险,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有效有序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XX自治区实施中华 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XX自治区突发事件总 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预案。1.1 适用范围本预案是XX县应对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事件 的总纲,指导全县的突发事件风险防控、应急准备、监测 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工作。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 成严重社会危
2、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 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2 工作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 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把保障公 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轻突 发事件风险、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坚持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 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应急管理机构统筹协调,行业(领域) 部门源头防控、协同应对的作用,建立健全统一指挥、专 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 符合XX实际的应急管理体制。坚持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县委、县人民政府统筹指 导,协调全县资源
3、予以支持。事发地党委、政府全面负责 组织应对工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就近指挥、统一调度 使用应急资源。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 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发挥组 织领导、统筹协调、提供保障等重要作用。更加注重组织 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 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坚持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建立健全以县综合性消防 救援队伍为主力、以驻鹿部队和武警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 力量为突击、以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以社会力量为辅助 的XX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健全完善各类力量快速反应、联 动协调机制,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坚持依法规范、科技支撑。依据
4、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 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 度化、法治化。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充分运用“互联网+”理念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充分 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 技水平和指挥能力。1.3 事件分类分级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类别:(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 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 等。(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 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 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 明原因疾病、食品和药
5、品安全事件、动物疫情、以及其他 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群体性 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油气供应中断突发事件、金 融突发事件、涉外突发事件、民族宗教事件和舆情突发事 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造成损失、危害程度、可 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特别重大(I级)、 重大(级)、较大(HI级)、一般(IV级),各类突发 事件分级标准在相应国家级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 中予以明确。国家尚未制定等级标准的,依据XX自治区实 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由自治区 相关部门先行制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国务院 或国务院确定
6、的部门备案。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分 级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分级标准)见附件7.3o1.4 分级应对与响应分级突发事件应对遵循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当突发事件 超出属地党委、政府的应对能力时,由上一级党委、政府 提供支援或负责应对。初判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 由上级党委、政府负责应对,县级党委、政府协助应对。 一般突发事件由县级党委、政府负责应对,乡镇党委、政 府协助应对。涉及跨市地级行政区域的,由自治区党委、 政府负责应对;涉及跨县级行政区域的,由市级党委、政 府负责应对。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应对的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 县应急管理局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统一响应支援,其他 类别突发事件
7、牵头响应支援部门在相应县级专项应急预案 中予以明确。没有明确的其他类别突发事件牵头响应支援 部门由附件7.1突发事件专项指挥机构和主要牵头部门中 对应的牵头部门担任。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党委、政府承担突发事件的组 织应对和指导协调工作,根据突发事件初判级别、应急处 置能力以及预期影响后果,综合研判确定本层级响应级别。 对于事件本身比较敏感,发生在重点地区、重大活动举办、 重要会议召开等时期的,可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应急响应 启动后,可视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对响应级别进行 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事发地党委、 政府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县级层面根据情况启动应
8、急响应。 县级层面应急响应由高到低分为四级:一级、二级、三级、 四级。原则上,一级响应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 志组织指导协调,必要时组织指挥;二级响应由县委、县人 民政府指定的负责同志组织指导协调;三级响应由牵头部 门主要负责同志组织指导协调;四级响应由牵头部门分管 负责同志组织指导协调。启动一级响应由县委、县人民政 府决定;启动二级响应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决定;启 动三级响应、四级响应由牵头部门决定。对涉及面广、敏 感复杂或处置不当会引发严重后果的一般突发事件,根据 应对工作需要,可启动县级层面相应级别应急响应。各乡镇党委、政府响应级别可参照县级层面应急响应 级别设置,结合本地实际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突发事件 总体 应急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