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涂宗浚(附答案与译文).docx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涂宗浚(附答案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涂宗浚(附答案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涂宗浚(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涂宗浚尝四为县令,并著贤声。后召拜御史,风裁凛然,所至急民疾苦。万 历二十九年,升大理寺侍丞,继擢大理寺右少卿、左右少卿。三十四年,升都察 院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屡立边功。修学宫,创书院,建文塔,改武库。又创 镇志,俱称不朽。修“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并撰镇北台记。子擢兵部 尚书。当是时也,默虏先是虏王拾力克死,素囊与卜失兔争立,忠顺夫人三娘子又 与五路台吉等构兵,大同巡抚汪可受遂告急,奉旨促宗浚赴任。宗浚闻,特疏起 用大将军王威。三十九年,至镇定营,制练火器。擢副将戴延春、贺世贤、张总 等官,虏谋探而畏之。四
2、十年,三娘子数遣使邀求分外增赏,宗浚不之答,故传 演火器示之。虏惧,奉命受封。四十二年,加宗浚太子太保。特疏辞不许辞本兵 疏凡十一上,四十三年,乃得请以病归籍。天启元年六月,东事急,言者交章言 宗浚熟边事,可大用。至新城,病大作,饬家人办衣棉等物为殡号携之以行。3氐 京师,病剧。时命侍儿进所佩剑,摩掌之,叹曰:病至此,负国多矣!陛见日已 不能成礼,受事未几卒。(节选自山西提学副使南居益为沈藩王重刻涂宗浚续韦斋易义虚裁做叙, 有删改)材料二:涂宗浚家世贫,父某,攻木为神像以自活。宗浚习其业,尝随父居僧寺,日 雕镂,夜读书,无膏油,乃执书坐佛膝上,就神灯吟哦,误触琉璃堕落地碎,僧 怒詈之。宗浚拂衣
3、归,就其里蔡氏学,蔡氏辄衣食之。及宗浚为大司马予告归, 亲扫蔡氏之墓,岁时致祭,必恸哭,每过读书之鸭湖庙,必款歙不忍去。先是, 其祖苦贫,尝拾遗金约重十五镒,待之道左。数日无至者,乃密藏之。举三岁, 偶于肆中闻客谈遗金事,就问之,信,遂举以还客。久之,乃生宗浚焉。当宗浚 为御史时,朝鲜为关白侵暴,来乞师,朝议不允。乃抗疏日:“朝鲜我属国也, 急而求救不应,失远人心,且非春秋救灾恤患之义。”大学士张文端疑其议,赞 从之,朝鲜以安。(节选自清蒋士铃涂宗浚轶事,有删改)注延绥:军镇名,明九边之一。关白:日本古代职官,太政大臣,这 里指日本。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
4、上相应位置 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特疏A辞B不许C辞D本兵E疏F几十一 G上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指不久,与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的“寻”意思不同。具去越 RCD.指用具,与鸿门宴中“具告沛公”的“具”意思相同。指离开,与苏武传中“与武决去”的“去”意思相同。指经过,与登泰山记中“越长城之限”的“越”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涂宗浚有心报国,抱病进京。到京城时,病情加重,仍然抚摩佩剑,感叹 自己辜负国家,到觐见皇帝时已不能完成礼仪。接受职务不久就去世了。
5、B.涂宗浚曾随父在寺院学习雕刻,白天雕刻,晚上读书,没有灯油,就拿书 坐在佛像膝上,靠近油灯诵读,后来因不慎将油灯碰碎在地上而被赶回家。C.涂宗浚跟随蔡氏学习,蔡氏给他衣服穿,给他饭吃。涂宗浚告老回乡后, 每年到蔡氏坟墓祭奠,一定痛哭,每次经过读书的鸭湖庙时,便长叹不止。D.朝鲜在被侵犯时,向大明求援,没有得到允许。涂宗浚上书力争,认为作 为藩属国的朝鲜遇到危急时向我们求救,朝廷不答应将会失去远人之心。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偶于肆中闻客谈遗金事,就问之,信,遂举以还客。(4分)译文:(2)大学上张文端助其议,赞从之,朝鲜以安。(4分)译文:14 .大同告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文本 阅读 涂宗浚 答案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