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氏立氏考(一).docx
《屈氏立氏考(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氏立氏考(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屈氏立氏考(一)原创 2022-09-28 16:11溪河子按:本文共2. 3万字,分三篇刊出。此第一篇。屈氏多源。本文所言皆为芈(姨)姓屈氏。屈氏是楚国强宗大族。屈氏因战国屈原,而光炳千秋、名扬天 下。世人称楚国三大姓,必言“屈、景、昭”。近年来通过考古发 掘,伴随着楚国大量文物的出土,景氏和昭氏源起已基本清晰,然 而较之更为古老的屈氏,仍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研究屈氏立氏,必须解决三大问题,即何时?何人?何地?一、屈氏立氏的几种观点(-)楚武王之子屈瑕食采于屈说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注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句云: “高阳,颛顼有天下之号也。帝系日:“颛顼娶于腾隍氏而生 老僮,是为楚先。其后熊绎事周
2、成王,封为楚子,居于丹阳。周幽 王时,生若敖,奄征南海,北至江、汉。其孙武王求尊爵于周,周 不予,遂僭号称王。始都于郢,是时生子瑕,受屈为客卿,因以为 氏。”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页。唐林宝元和姓纂:“屈,楚公族芈姓之后。楚武王子瑕 食采于屈,因氏焉。屈重、屈荡、屈平,并其后。”此后,宋邓 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郑樵通志氏族略三等都承袭此说, 并成为当今主流观点。张正明先生并不赞同王逸所注,认为:“旧注或谓屈瑕乃武王 之子,纯属猜测,不足为据。”同时指出,“楚国真正的封邑或称 赏邑,始于武王封公子瑕于屈。先前的楚国贵族只是以祖居之地为 氏,不曾以封赏之地为氏。” 张正明:
3、楚史,湖北教育出 版社1995年版,第80页。周建忠先生认为:“屈氏始于屈瑕,原因有两说:王逸受屈 为客卿、元和姓纂食采于屈,因客卿往往授予他姓, 故学界尝以食采于屈为确。然据史记正义引王逸语,为受屈为卿,无客字。此应从正义本,王逸古注应无 客字,受屈为卿,因以为氏可能更接近历史原貌。” 周建忠:“三闾”渊源考,江汉论坛2005.2第66页。(二)楚君熊渠之长子熊伯庸封于甲水说赵逵夫先生在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一一兼论三闾大夫的 职掌一文中,论定屈氏的始祖为西周末年楚君熊渠之长子熊毋康 (世本作“庸”,楚世家作“康”)。熊毋康即离骚 篇中的伯庸,被封于庸以北的甲水边上。甲氏即屈氏。此说对近年
4、来研究屈氏起源影响较大。庄子庚桑楚:“是三者虽异,公族也。昭景也,著戴也; 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谥法:“典礼无衍曰戴。注:“戴谓谥。” “著戴”,即著谥,以谥为氏。景氏、昭氏, 以谥为氏,分别出自楚景平王、昭王之后。“封”,说文“爵 诸侯之土也”。注:“封,土地之事也。” “著封”,意即以 封地之名为氏。然而在楚公族中,并没有甲氏。无论是传世文献, 还是出土简书(包山楚简、新蔡楚简等),截至目前.,均未发现以 甲为氏之人。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说云:昭、景、甲三者,皆楚 同宗也。甲氏,其即屈氏欤? 马叙伦、范耕研、郭沫若、姜亮 夫等学者都认为庚桑楚中的“甲氏”即屈氏,“昭景甲”亦即 史记汉
5、书等所载的楚三大族“昭景屈”。田成方先生则从古音上进行了解读,认为:“庄子言甲 氏之著封,且与昭、景并称三公族。这个以封邑著称的楚公 族,无疑应是屈氏。庚桑楚将屈氏写作甲氏,当是音近所 致。屈字上古音为物部溪纽,与质部见纽的吉字可通假。属叶 部见纽的甲字,与吉字通假之例更多,比如汉水支流甲水,古又称 吉水。屈、甲两字上古音接近,存在通假的可能。” 田成方: 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论文第58页。赵逵夫先生进一步推测屈氏封邑,大约在古麋国地域。赵逵 夫:屈原与他的时代,第812页。田成方先生认为,“赵 氏将屈氏封邑定在古甲水附近,略显偏远。屈氏封邑更可能靠近楚 都所在的南阳盆地,大约在今湖北哪县附
6、近”。田成方:东周 时期楚国宗族研究,论文第59页。(三)屈钏是屈氏之祖的可能性较大。田成方先生持此观点,其认为“屈 陷匀)(钏)与屈氏之间 可能存在直接亲属关系。东周时期屈氏家族世袭莫敖,或与屈钏在早期楚史中的地位、贡献是分不开的。” 田成方:东周时期 楚国宗族研究,论文第39页。屈钏出自清华简楚居,“至舍狂亦居京宗,至舍绎与屈钏, 使若嗑卜徙于夷屯,为横室,室既成,无以内(纳)之,乃窃若人 之犍以祭,惧其主,夜而内尸,抵今日夕,夕必夜。”楚居整 理者认为屈钏与楚武王之后的屈氏无关。李学勤主编:清华大 学藏战国竹简(壹)(上),第184页注25对此说,田成方先 生认为“值得商榷”。田成方:东
7、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论 文第39页。除此之外,有学者认为屈氏是蚣冒之后。王廷洽先生认为“莫 敖之先实为蚣冒,蛉冒音亦与莫敖近”。王廷洽:楚国诸敖考 释,江汉论坛1986年第9期。还有学者认为“屈瑕不是武王 之子,而是武王之弟”。张君先生持此观点,他的主要理由是屈瑕 “当武王在世之时即以邑为氏,这显然也是违例的。张君: 楚国斗、成、遁、屈四族先世考,载楚文化觅踪,第183185 页。以上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可屈氏是楚公族,“食采于 屈”,或者说“著封于屈”,以屈为氏。不同之处,则在于自“何 人”开始立氏,在“屈地”的寻找上各有不同。且有一个共同的缺 陷,都没有从楚国的国情出发,立足于彼时的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屈氏立氏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