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必背知识.docx
《发酵工程必背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工程必背知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发酵工程必背知识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1 .发酵概念: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 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发酵原理:不同的微生物具 有产生不同代谢产物的能力,因此利用它们既可以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多 种产物;2 .传统发酵技术概念: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 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 技术;传统发酵技术特点: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 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使用酵母制作馒头不属于传统发酵技术, 使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进行的才算;例如直接利用空气中毛霉抱 子制作腐乳属于传统发酵技术,
2、若直接接种毛霉,则不属于;豆腐发酵制 作腐乳的过程中,参与的微生物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 的是毛霉;豆腐发酵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等,经 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分 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常见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 作的食品还有酱、酱油、醋、泡菜、豆豉等。3 .乳酸发酵微生物一乳酸菌厌氧细菌(原核),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发酵原理(反应简式)生产应 用:可用于乳制品的发酵、泡菜的腌制等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 人或动物的肠道内;常见类型: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制作泡菜(1
3、)参与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及来源:植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菌 (2)发酵原理:利用植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菌来进行发酵;发酵期间,乳酸会不断积累,当它的质量百分比为0.4%-0.8%时,泡菜的口味、品质最 佳;相关反应式(同上)(3)发酵条件:适宜的温度、严格控制厌氧条 件(4)步骤:配制盐水一原料处理、蔬菜装坛一加入盐水一封坛发酵(5)实验分析盐 的作用:调味,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盐水浓度为质量百分比:5%-20%; 盐水浓度要适宜的原因:过高,乳酸发酵将受抑制;过低,杂菌易繁殖, 导致泡菜变质盐水煮沸的目的:杀菌,去除水中的溶解氧盐水冷却后 使用的目的:为了不影响乳酸菌的生命活动泡菜坛子使用之前要检查密
4、 封性的目的:给泡菜坛内创造无氧环境,严格控制厌氧条件用水密封泡 菜坛的目的:给泡菜坛内创造无氧环境,严格控制厌氧条件泡菜制作过 程中,是否只有乳酸菌起作用?不是,还有一些酵母菌和大肠杆菌蔬菜 应新鲜的原因:若不新鲜,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升高泡菜坛应装至 八成满原因: 防止由于产生C02而导致发酵液溢出坛外(初期大肠杆菌、 酵母菌会产生)防止因装太满使盐水未完全淹没菜料而导致菜料变质腐烂;(6)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易发酵为酸奶?牛奶发酵为酸奶主要依靠 乳酸菌的作用,而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7)发酵中为什么乳酸菌 会逐渐成为优势菌种:乳酸菌比其他种类微生物更耐酸;发酵中PH下降, 导
5、致其他种类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8)乳酸发酵过程中乳酸菌 数量变化先增多后减少,乳酸含量变化持续增多,最后保持稳定,亚硝酸 盐含量变化先增多后减少,最后保持稳定;(9)泡菜制作过程中,各阶段 菌种变化:发酵初期:主要是大肠杆菌、酵母菌活跃,消耗大量氧气, 使坛内形成无氧环境,会使好氧菌生命活动逐渐被抑制发酵中期(风味 最佳): 乳酸菌活跃使乳酸不断积累,PH下降,会使不耐酸菌被抑制 发酵后期:乳酸继续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使乳酸菌的生长繁殖被抑制(10) 泡菜坛的发酵液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酵母菌繁殖形成的。(11) 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食盐
6、用 量。(12)制作泡菜有时候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陈泡菜水”中 含有纯度较高的乳酸菌,加入“陈泡菜水”相当于接种乳酸菌。4 .酒精发酵微生物一酵母菌代谢特点: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真核),代 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无氧的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重要影响 因素:温度是影响酵母菌生长的重要因素,酿酒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 28;发酵原理(反应简式)生产应用: 可用于酿酒、制作馒头和 面包等分布在一些含糖量较高的水果、蔬菜的表面制作果酒:(1)参与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及来源:新鲜水果的果皮表面附着 的野生酵母菌(2)发酵原理:许多新鲜水果的果皮表面附着有大量的不 同种类的野生酵母菌;在这些酵母菌的
7、作用下,水果可以发酵成果酒;(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通过无氧呼吸进行酒精发酵产酒精)相关反 应式(同上)(3)发酵条件:温度:将温度控制在18-30。C进行发酵; 氧气含量:a.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大量繁殖;b.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 发酵;(4)步骤:器具消毒f冲洗葡萄f榨汁装瓶f酒精发酵一果酒检测(5)实验分析: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给发酵瓶、榨汁机消毒冲洗 葡萄的目的:去除表面灰尘、污物冲洗2次即可,不能连续冲洗:B 止果皮表面的野生菌种数量减少去梗之前冲洗:避免葡萄破损,减少被 杂菌污染的机会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约1/3的空间:a.先让酵母 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02后,再进
8、行酒精发酵;b.防止发酵过 程中产生的C02造成发酵液溢出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点的目的: 排出气体(C02),不能全部打开:防止杂菌污染果酒制作过程中,在不 灭菌的情况下,酵母菌是如何成为优势菌种:发酵后期在缺氧和酸性发酵 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而酵母菌可以适应这一环境 成为优势菌种在制作果酒过程中,除了酵母菌,是否还有其他微生物生 长?它们会对果酒发酵产生影响吗?如果有,如何避免这种影响?还有一 些乳酸菌和醋酸菌;乳酸菌能将糖分解为甘油、酒石酸等,从而使果酒变 质,而在有氧的情况下,醋酸菌能把糖分解成醋酸或者把乙醇转化为乙醛 进而转化为醋酸。可以通过调节发酵的温度、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酵 工程 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