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成果分值计分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实践成果分值计分表.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创新实践成果分值计分表分类获奖项目名称和等级分数最高 限分学科竞赛教育部、科技部、团中央组织开展的竞赛全国特等奖22分22分全国一等奖18分全国二等奖12分全国三等奖6分省级特等奖8分省级一等奖6分省级二等奖4分省级三等奖2分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性学 会(一级学会)等组织的竞赛特等奖8分一等奖6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2分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河北省教育厅、河 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竞赛省级特等奖7分省级一等奖5分省级二等奖3分省级三等奖2分其他省部级及以上竞赛特等奖6分一等奖4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大学生创新 创业训练计 划项目国家级优秀5分8分良好4分省部级、校级优秀3分良好2分通过1
2、分学术 论文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分12分12分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分7分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分5分在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分3分英语 水平非英语专业学生,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达到 425分及以上,或雅思达到6.0分及以 上,或托福达到72分及以上总分1分1分口译(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三级口译) 60分及以上总分1分备注:一学科竞赛学校工程训练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定期对学科竞赛项目提前进 行公布和实时更新认定。学科竞赛奖励以获奖证书或官方公布的获奖 名单为依据。学生参加同一项目或多次参加同一种竞赛,只计一次最高级别的 分值。1人参赛时,按项目分值IoO%加分;多人参赛
3、时,将实行项 目总分(项目总分=项目分值XL5)限制,负责人及其他参与成员按 照一定比例计算(2人,比例6:4/3人,比例5:3:2/4人,比例 4:3:2:1/5人,比例4:2:2:1:1;对于明确说明排名不分先后者,平 均分配分值);对于没有组队人数限制的获奖竞赛小组仅对前五名给 予计分。学生学科竞赛获奖项目只计2项最高分。学生参加竞赛,必须经过学校同意或选拔方可加分。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性学会(一级学会)等组 织的竞赛中,凡有省赛(或区域赛)的赛事,省赛(或区域赛)获奖 按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竞 赛加分。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
4、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根据学校验收等级给予计分;1人 参加项目时,按项目分值100%加分;多人参与项目时,将实行项目 总分(项目总分=项目分值XL5)限制,负责人及其他参与成员按照 一定比例计算(2人,比例6:4/3人,比例5:3:2/4人,比例 4:3:2:1/5人,比例4:2:2:1: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只计2 项最高分。三、学术论文论文计分项目应以华北电力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论文作者最多 只对前三人计分(以文章署名排序为准,所有作者均参与排序),加 分实行项目总分限制,负责人及其他参与成员按照一定比例计算(1 人,比例IOo%/2人,比例6:4/3人,比例5:3:2)o论文必须
5、与本 专业领域相关且已正式发表。论文计分仅计提交的代表作,不超过两 篇。院系成立专家组对提交的论文进行答辩审核,通过后方可计分。四、其他各项成果、竞赛获奖加分截止时间为当年8月31日。创新实践成果分值计分表及其解读创新实践成果分值,旨在鼓励本科生在努力学好专业知 识的前提下,通过参加各类竞赛、科研工作等实践能力训练, 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华北电力大学本科生综合素 质测评实施办法(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综测)华 北电力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工作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以下简称推免)等学校 文件中,均有涉及。一、综合素质测评综合测评是全方位考核评价学生、开展评奖
6、评优等工作 的重要依据,所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均应参加。综测 规定: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模块化测评由思想 品德素质(Ml)、业务能力素质(M2)、体质健康素质(M3)、 文化艺术素养(M4)、劳动实践能力(M5)五个模块构成; 综合评测结果为各素质模块加权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综合测评成绩=M1 20%+M2 65%+M3 5%+M4 5%+M5 5%其中,业务能力素质模块(M2)测评细则规定:创新 实践能力分值(1。分)。创新实践能力旨在鼓励学生在努 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参加种类竞赛、科研工作等 实践能力训练,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体计分办法参照 推免中的“创新实践成
7、果分值计分表”(即该表)执行 (如有修订,则以新修订的文件为准),总分按满分1。分 折算。各院系可在上述基础上制定有助于引导学生提升创新 能力的补充细则。二、免试攻读硕士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 激励 广大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对我 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 义。推免在“申请人必备条件”方面的要求包括:申请 人应理论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创新 能力、科 学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在“申请人获得保研资格的 基本条件”方面规定,申请人满足以下条件,可优先获得保 研资格:累计平均学分绩排名在专业/专业方向前50%以内,并 至少满足以下三项之一,具有突出培养潜质的学生。(1)获 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个人排名前三 或银奖个人排名第一。(2)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 科技学术竞赛全国特等奖个人排名前三或一等奖及以上且 个人排名第一。(3)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 赛全国特等奖个人排名前三或一等奖及以上且个人排名第*k O推免在“推荐免试研究生综合考查成绩计算方法” 部分规定,综合考查成绩由前三学年的累计平均学分绩和创 新实践成果分值两部分按一定比例组成。综合考查成绩=前三学年的累计平均学分绩+创新实践成果分值 20%o分值计分表见附件2 (即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