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docx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衰竭性疾病,高发于东亚。 中国AA的年发病率7.41062,约是西方的3倍以上;有两 个发病高峰年龄,分别为2025岁青年及60岁以上老年。AA 的5年生存率约60. 7%,随年龄增长,生存率进一步下降,大于 60岁以上老年人5年生存率仅38. l%o诊断和中医证型诊断临床问题1: AA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推荐意见:AA诊断标准(含鉴别诊断)包括以下3点:(C级 推荐,IV级证据)(1)全血细胞计数(包括网织红细胞)减少,成熟淋巴细胞 比例相对增高。至少符合以下三项中两项:HGB100gL; PLT50 X109/L;中性粒细
2、胞绝对值(ANe) 1. 5109Lo血涂片中性粒 细胞无病态造血(胞浆可见中毒颗粒)、无异常血小板。(2)骨髓检查:穿刺及活检是必需的检查。骨髓涂片多部位(不同平面)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骨 髓小粒空虚,非造血细胞(淋巴细胞、网状细胞、浆细胞、肥大 细胞等)比例增高;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红系、粒系细胞 均明显减少。骨髓活检(骼骨)全切片增生减低,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 织和(或)非造血细胞增多,网硬蛋白不增加,无异常细胞。(3)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低增生的其它疾病,如急 性造血功能停滞、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骨髓增生 异常综合症(MDS)、低增生性白血病、先天性骨髓衰
3、竭综合征 (IBMFS) ,Evans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纤维化、 淋巴瘤等。年轻患者特别需要与先天性全血细胞减少及低增生 MDS鉴别。证据描述: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制订的再 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12对AA的 诊断要点、诊断标准以及需要与其他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低增生 疾病的鉴别进行了阐述。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 (2022版),特别强调了对于先天性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鉴别。临床问题2:西医如何分型?推荐意见:AA临床分为SAA. VSAA和NSAA三型,NSAA可 进一步分为输血依赖型(TD-NSAA)和非输血依赖型(NT
4、D-NSAA), 分型诊断标准如下:(C级推荐,IV级证据)重型再障(SAA):(1)骨髓细胞增生程度正常的25%;如,正常的25%但50%, 则残存的造血细胞应30%。(2)血常规:需具备下列3项中的2项:中性粒细胞计数 (ANC) 0. 5xlO9L;血小板计数(PLT) 20xl09L;网织红细 胞(RET)绝对值20xl09Lo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标准同SAA,但ANC 0. 2 109Lo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未达到上述SAA或VSAA标 准者。输血依赖型NSAA (TD-NSAA) 14:平均每8周至少1次 成分输血且输血依赖持续时间三4个月者(成分输血指
5、征:HGB W60gL; PLTWloXlo9/L,或 PLT20xl09L 伴有明显出血倾向)。证据描述:2016版BCSH指南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 共识(2017年版)12推荐的AA分型诊断标准,主要沿用了 1988年Camitta修订标准16,将AA分为三型。再生障碍 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版)14把非重型再障进一步 分为输血依赖型(TD-NSAA)和非输血依赖型(NTD-NSAA),并对 TD-NSAA进行了定义。临床问题3: AA诊断工具有哪些?推荐意见:(C级推荐,IV级证据)。证据描述:2016版BCSH指南11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
6、017年版)12、2022年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 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版)14对AA诊断及鉴别诊断必须进行 的一般检测、骨髓检查、可选择的其他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 阐述。2中医证型诊断2. 1中医证型诊断要素临床问题4:辨识证型的常见中医诊断要素(证素)有哪些? 推荐意见:中医证素是辨证分型的主要参考依据,髓劳的常见病位证素 主要在肾(髓)、脾胃和肝,涉及心、肺,常见病性证素为气虚、 血虚、阳虚、阴虚、热毒、瘀血和湿浊证(B级推荐,III级证据)。重髓劳气、血、阴、阳亏虚程度更重,热毒证更常见(B级 推荐,III级证据)。证据描述:2002, 200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血液病专业委员会集
7、合了 国内多位著名中医血液病专家的经验,提出慢性再障的主要病机 为肾精亏虚、脾失健运、脏气失调、瘀阻髓络、热毒内伏和湿浊 蕴结;急性再障的主要病机是为脾肾亏乏、损精耗血、温毒伏热、 伤髓损阴18。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将再障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 热毒内炽和血热妄行共7个中医证型。一项对220例再障中医 证候分析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从症状频率和证候频率看, 重型再障与非重型再障具有相同的症状特点,主要表现为气虚、 血虚、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热毒炽盛和血瘀证,但重 型再障气血亏虚的表现更严重、热毒炽盛的证候频率明显较高。另一项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 诊疗 指南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