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改变世界.docx
《党课讲稿: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改变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改变世界.docx(2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党课讲稿: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改变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着眼全球治理难题、增进人 类整体利益而提出的“中国方案”。这一方案创新了全球治理 的思维范式,描绘了国际秩序的美好图景,标识了大国外交 的未来方向,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打开了两制并存 的历史空间,匡正了世界历史目前阶段的奋斗纲领。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叙事主题,同 时构成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世界普遍交往理 论的叙事主题,历史唯物主义在新的经济全球化语境中呈现 出新的形态、达到新的理论高度,书写了马克思主义全球史 观的中国版本、当代形态。一、全球治理思维的范式转换全球治理困境是21世纪人类遭
2、遇的世界性场景。人类命 运共同体超越了全球治理的形而上学思维,超越了世界主义 与民族主义的二元对立,超越了 “西方-非西方”的前提预设, 向全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为优化全球治理开辟了 新的愿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全球治理 观层面的元哲学创造,推动全球治理思维实现了从同质思维 向多元思维、线性思维向复杂思维、主客二分思维向主体间 性思维的历史性转换。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冲破了洲际的边界,开拓了 世界市场,人类进入世界历史。社会生产总过程在全球组织, 形成全球共同市场和世界普遍交往,并产生与之配套的世界 市场体系和全球治理体系。因此,全球化可以分为“作为承 载生产力普遍
3、发展的全球化”与“作为规范人类普遍交往的 全球化”两个层面,即全球化的“物质内容(全球生产体系)” 与全球化的“社会形式(全球治理体系)”。二者相互匹配, 世界才能有序发展。然而,资本主义全球治理体系适应的是 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物质内容”,服务于西方大资本的全球增 殖战略。进入21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历史性终结, 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决定性开启,世界市场主体走向多元化, 重构全球化秩序、共享全球化利益成为各民族国家的普遍期 待。资本主义全球治理体系不再适应全球化的“物质内容”, 全球化陷入“社会形式”与“物质内容”背反的总体性危机。 改革全球化的“社会形式”,推动全球治理思维的革命性变革 成
4、为全球化2 O时代的必然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向世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推动全球治理思维实现 了历史性转换。第一,从同质思维转向多元思维。传统的共同体大都属 于“同质共同体”,共同体成员要么以共同的价值观念、意识 形态或精神生活为选择标准,要么以共同的经济、政治、军 事目的为依归,“排他性”是其基本特征。比如,北约、华约、 欧盟、G7都是“同质”国家间的合作。奥巴马在为北约的合 法性辩护时指出,北约是北大西洋两岸的价值观共同体。这 种“同质性”思维是冷战的思维基础,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 要根源,是诸多国际纷争的罪魁祸首,是少数大国拉帮结派、 “党同伐异”的重要武器。今天,面对全球性问
5、题,同质性 共同体无法单独应对跨区域、跨文化的复杂情况,国际社会 需要联合起来共同行动,方能解决全球治理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单一种族或文化同质性的实体,也 不是某种价值观共同体。它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价值观 外交,不针对特定的对象,不拉帮结派,不搞排他性的小圈 子,“包容性”是其基本特征。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人 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 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 同体。”这是“一个全新概念的共同体,它不是建立在共同的 时间、空间或身份的想法之上”;在这里,没有“文化例外”, 没有种族歧视,没有宗教排除,没有党同伐异,没有团团伙
6、伙,没有意识形态隔阂。可见,这与北约、华约等同质共同 体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搞团伙,不是不 要团结,而是不要异化了的团结,不要那种以同一性压制差 异性、以普遍性对抗特殊性的“机械团结”;我们要的是一种 新型的团结,一种建立在尊重差异和个性基础上的团结,涂 尔干称之为“有机团结”。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多元主体代替同 质性主体,以全球治理代替西方治理,以共同治理代替大国 治理,实现了治理思维的重大转变。第二,从线性思维转向复杂思维。现行国际体系给我们 呈现的是清晰的中心-边缘的世界结构状态,线性思维主导国 际秩序的运作机制。全球治理从中心出发向边缘展开,整个 世界被置于中 心-边缘结构
7、的序列之中。共同体成员间的 权力分配呈“金字塔”结构,共同体内部事务遵循从中心到 边缘的垂直传导机制,核心国家控制着整个世界的经济秩序、 政治秩序、安全体系和法治体系,边缘国家除了顺从中心的 意志之外别无选择。自16世纪以来,这种基于大国掌控世界 而设计的线性治理模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麦克卢汉写道: “直到不久前,我们的制度和安排,包括社会的、政治的、 经济的制度和安排,都只有一个单向的模式沉迷于老式 的、机械的、由中心向边缘扩展的单向模式,再也不适合我 们当今的世界J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在政治上通 过联合国,在经济上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安全上通过北 约和结盟机制,在法治上通过国际公
8、约掌控了主要的世界权 力。显然,这种从中心向边缘扩展的线性思维与21世纪全球 治理格局的演化趋势是相背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全球治理模式和权力格局的重大 转变一一从垂直的线性治理模式转向“全球共治”模式,从 中心-边缘二分的线性思维转向多中心、网格化的复杂思维。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从复杂性的视角来理解国际体系, 这是对单向线性思维的超越。在当今世界舞台上,“大国关系 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从复杂性的维度来看,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部不存在唯一的中心,不存在等级化的主 从结构,也不存在固化的“中心-边缘”格局,各成员之间构 成一种复杂的、多中心的网格秩序,每个成员都是网格上的 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 讲稿 人类 命运 共同体 何以 改变 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