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一.docx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一.docx(3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一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与作品是0。A.凯洛夫与教育学B.赞可夫与教学与发展C.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D.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正确答案:C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江南博哥)人物,其代表作是 民主主义与教育。凯洛夫主 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 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著有教学与发展,他在该书中提出 “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1806年,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布置等属于0。A.隐性课程B.显性课程C.活动课程D.综合课程正确答案:A隐性课程是指
2、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 程,即学校通过教育 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有意或无意地 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的教育经 验(包括学术的与非学术的)。教室座位安排、图 书角布置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属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又称公开课 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 的课程。活动课程又称儿童 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 的兴趣和需要出 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是杜威。综合课程 是指打 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新 的学科。杜威主张的实用主义所提倡的教育观点包括儿童中心、活
3、动中心和()。 A.教师中心B.学校中心C.书本中心D.经验中心正确答案:D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实用主义教育学 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批判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思想,提出了 “儿童中心(学生中 心)” “活动中心” “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正确答案: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 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参与性学习是通过实践并 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 习,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替代性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 的学习,即观察 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班杜 拉认为强化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
4、表现出 观察行为而受到的强化。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 强化。自我强化是指个体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 此奖励或处罚自己。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正确答案: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1)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 看,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2)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 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 表征。(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方案,选择恰 当的问题给出解决 的操作步骤。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4)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就
5、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符合实际和科学原理。简述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正确答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现实 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 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简述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运用说服教育法的要求有以下 几个方面。(1)明确目的性。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 解决的问题,有的放 矢,符合学生的需要,切中要害。(2)富有知识性、趣味 性。教师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发,获 得提高,所 选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力求生动有趣,喜闻乐见。(3)注
6、意时机。教师要善 于捕捉教育时机,拨动学生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4)以诚待人。教师 的态度要诚恳,情感要真挚,语重心长,与人为善。讲授法意味着灌输式教学。 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讲授法是教师通 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灌 输式教学是一种“填鸭式” 教学,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强输硬灌。讲授过程 中,教师既可以 不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进行灌输式讲授;也可以调动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进行启发式讲授。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学过程 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
7、历史经验 变为个体的精神财富,使学生在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 个体的发展。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 面:L 认识的间接性,学生认识的客体是教材,教材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即学 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学生是通过认识教材来最终达到认识客观世 界的目的。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 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 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学生的认识如果离开 了师生在特定情境和为特殊目的进 行的交往,教学活动的概念就可以扩大到生 活教育的领域。3 .认识的教育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认识是发展的,认识中追
8、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全 人格的养成。4 .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 行。5.认识的简约性,教学过程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一种简 约的、经过提炼了的认识过程。学生在教学中的认识过程从认识的对象、认识 的环境到 认识的活动方面都有它本身的规律和特点。6.认识的简捷性,教学 过程的简捷性主要体 现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走的是 人类认识世界的捷径。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 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 的教学活动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教育 知识 能力 模拟 真题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