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指南、三类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指南.docx
《三类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指南、三类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类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指南、三类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指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三类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指南为指导各地做好“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 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制定以下指南:一、消防安全基本要求(一)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1 .应当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场所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 责人或实际控制人应当是场所的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场所 应当明确逐级和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具有承包、租赁或委 托关系的场所应当在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和消防设施、器材设置、维护保养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 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 统一管理。2 .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建 立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灭火和应
2、急疏散预案。 应当按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 组织检验、维修和管理,确保完好有效。应保持防火门、防 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应每月开展防火检查, 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公众聚集场所应在营业期间每2小时进 行一次防火巡查。防火巡查、检查时,应填写巡查、检查记 录,巡查和检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名。3 .应当组织教育培训演练。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经常 性消防宣传教育。应对新入职人员开展岗前消防安全培训I。 托儿所、幼儿园、寄宿制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对学生和 儿童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人员密集场所应至少每半年开 展一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各类场所应当至少每年组织一
3、次 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宾馆、商场、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 所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4 .应当开展消防宣传提示。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在醒目位 置设置视频、警示牌或者采用广播等形式对公众提示下列消 防安全事项:一是向公众提示所在场所的火灾危险性;二是 提示所在场所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以及遇到 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正确逃生、自救方法;三是提示所在场 所内简易防护面罩、手电筒、灭火器等灭火、逃生设备器材 的具体位置和使用方法。(二)消防安全基本条件5 .应当符合耐火等级。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场所建筑物 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场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宜低 于二级,确有困难时,可采用三、四级
4、耐火等级的建筑,但 应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相关规定。6 .应当严格场所设置。设置在地下的公共娱乐场所不应 设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当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 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米。易燃易爆危 险品销售场所、甲乙类生产加工企业、医院的住院部分、养 老院当中的生活用房等场所严禁设在地下和半地下。托儿所、 幼儿园、寄宿制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当中的儿童活动场所不 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也不应设置在四层及以上的楼层。 经营、存放和使用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商店、作坊和 储存间,严禁附设在民用建筑内。民用建筑内除为满足民用 建筑使用功能所设置的附属库房外,不应设置生产车间和其 他库房
5、。7 .应当实施防火分隔。附设在非住宅民用建筑内的医院, 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寄宿制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当中 的儿童活动场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防火隔墙 和1小时楼板与其他场所隔开,墙上必须设置的门窗应采用 乙级防火门窗。经营性场所与住宅位于同一建筑时,应采用 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且无门窗洞口的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 极限不低于1.5小时的楼板与居住部分完全分隔,且不应与 居住部分共用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8 .应当设置消防设施。商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 所、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寄宿制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 场所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消防应急照明和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配
6、置相适应的灭火器。不满足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条件的场所,宜设置独 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和局部应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建 筑面积大于IOOO平方米的餐饮场所烹饪操作间的排油烟罩 及烹饪部位应设置自动灭火装置,并应在燃气或燃油管道上 设置与自动灭火装置联动的自动切断装置。(三)用火用电安全管理9 .应当规范明火使用。不得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 所使用明火。公共娱乐场所内禁止使用明火表演或燃放烟花。 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应当 按照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配备消防器 材,并在场所主人口和作业现场显著位置公告。动火作业人 员应当依法持证上岗
7、,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人员密集或设置在高层建筑内的场所严禁在营业时间进行 动火作业。10 .应当加强用电管理。应建立用电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规范场所内各类电气设备的采购、使用、检查和操作。电气 线路敷设、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应指定具备职业资格的电工 实施,并留存线路图纸和施工记录。不得随意私拉乱接电气 线路,擅自增加用电设备。购物、餐饮和公共娱乐场所营业 结束时,应切断营业场所非必要电源。场所门厅、疏散走道、 楼梯间、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场所内严禁电动自行车停放、 充电。(四)易燃易爆可燃物安全管理.应当控制装修材料。场所内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 门厅顶棚,地下层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墙
8、面和地面,场所内 厨房和重要设备用房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不燃装修材 料。场所内配电箱、控制面板、接线盒、开关、插座等不应 直接安装在易(可)燃装修材料上。严禁采用聚氨酯、聚苯 乙烯及其芯材的金属夹芯板等易燃可燃材料装修、分隔。附 设在单层、多层建筑内和地下、半地下的场所严禁使用易(可) 燃材料装修。人员密集场所采用的内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应为 A级;人员密集场所所在建筑的外墙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应 为A级。12 .应当规范燃料使用。场所内燃气(油)用具的安装使 用及其管路敷设、维护保养和检测应当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 管理规定。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场所使用燃气应当采用管 道供气方式。地下场所禁止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 场所 消防安全 整治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