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红烛闻一多练习(原卷版).docx
《1.2.2红烛闻一多练习(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2红烛闻一多练习(原卷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 2红烛闻一多练习一、课文阅读阅读这首诗歌(见课文),完成15题。1 .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2 .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3 .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一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4 .第五至第七节你认为写了 “泪”的哪些内容?5 .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二、课外拓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 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 “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2、,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 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 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 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 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 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 亡,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
3、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 的深度和广度。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 涌现。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 涌现。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 不断涌现。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乡土
4、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方兴未艾B.如火如荼C.轰轰烈烈D.方兴未艾趋之若鹫 纷至沓来 接踵而至 心驰神往从容不迫踌躇满志 胸有成竹 信心百倍沧海桑田饱经风雨饱经沧桑饱经沧桑4 .下面这则通知有的词语不够得体,请指出后并修改。通知全校师生:我校将于9月20日与实验中学展开辩论赛,现万事俱备,急需母校师生找一找辩论时的背景音乐,希 望广大师生不吝赐教。请于明天下午2: 00-5: 00交到团委办公室,其他时间恕不接待。校团委8月10日5 .下面是某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红烛 闻一多 练习 原卷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