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反渗透系统工艺结构特征.doc
《二级反渗透系统工艺结构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反渗透系统工艺结构特征.doc(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二级反渗透系统工艺结构特征在纯水制备项目中,二级反渗透系统是重要的工艺环节。二级系统与一级系统的重要区别之一是给水含盐量一般低于50 mg/L,给水中硬度与有机物等污染性物质的浓度很低,不易形成系统污染。故反渗透系统设计导则规定:二级系统的膜平均通量约为35 L/(h),系统的浓差极化度(膜表面盐浓度与给水盐浓度之比)上限1.4(一级系统上限1.2),系统回收率可达85%。因此低给水含盐量、低污染物浓度、高平均膜通量、高浓差极化度、高系统回收率的两低三高特征构成了二级系统设计的重要基础。二级系统的设计包括元件品种、元件数量、流程长度、膜堆结构等多项内容,且包括系统收率、系统功耗、产水盐量、段通
2、量比(两段通量之比)与段浓水比(两段膜壳浓水流量之比)等多项经济技术指标。笔者还就二级系统的流程长度与膜堆结构进行了重点分析。本研究仅以海德能公司的两个型号元件代表高压与低压两类膜品种,低压膜ESPA2的测试参数为:给水压强1.05 MPa、脱盐率99.6%、产水量34.1 m/d,高压膜CPA3的测试参数为:给水压强1.55 MPa、脱盐率99.7%、产水量37.9 m/d。本研究所示数据均由海德能设计软件计算得出。由于该软件对于二级系统脱盐率的计算结果偏高,故二级系统产水含盐量偏低,相关数据仅供工艺效果的对比之用。1 浓差极化与元件配置反渗透膜的浓差极化度的定义为:膜表面的盐浓度与湍流态给
3、浓水径流中盐浓度之比。因卷式膜元件中浓差极化度无法测量,故该参数多转换为元件收率的函数。此外低压膜的脱盐率较低,高压膜的脱盐率较高;故两级系统均采用高压膜时的系统脱盐率高但能耗也高,而均采用低压膜时的系统脱盐率低但能耗也低。表1给出了1个产水流量为85 m3/h的两级系统中,一级与二级系统分别采用不同膜品种(低压膜ESPA2、高压膜CPA3)时的系统运行参数。其中运行条件为:给水含盐量2 000 mg/L,给水温度25 ;一级系统产水量100 m/h,回收率75%,膜堆结构14-7/6;二级系统产水量85 m/h,回收率85%,膜堆结构12-4/4。二级系统给水的含盐量及渗透压不高,各种元件品
4、种配置的段通量比均接近1.1;因一级系统的给水含盐量较高,采用高压膜品种的段通量比远低于采用低压膜品种;此外两级系统不同元件品种配置的重要差异在于系统功耗。表1所示数据揭示了两级系统的另一特征,即当两级系统中选择不同脱盐率膜品种时,一级系统产水电导率差异较大,但两级系统产水电导率相差不大。换言之,当一级系统脱盐率较低时,则二级系统脱盐率将上升,当一级系统脱盐率较高时,则二级系统脱盐率将下降。为降低一级系统的段通量比与两级系统功耗,一级系统应采用高压膜而二级系统应采用低压膜。换言之,一级系统应采用高压膜品种,以小幅增大的系统能耗为代价,换取前后段通量趋于平衡;二级系统应采用低压膜品种,以小幅增大
5、的段通量比换取系统能耗的大幅降低。当然,对于脱盐率要求较高的两级系统,二级系统中也应采用高压膜品种。2 收率85%的二级系统在相同回收率下,反渗透系统的一般规律为:长流程系统的浓差极化度较小,短流程系统的浓差极化度较大,但长流程系统也存在着系统功耗高与段通量比大等弊端。受到浓差极化度1.2限制,对于75%收率的一级系统一般采用6支装膜壳即两段流程全长12 m。因二级系统的浓差极化度限值放宽至1.4,采用短流程结构,可有效降低系统功耗与段通量比。对于一般收率85%的二级系统,膜堆如采用整倍于2-1/5结构或整倍于2-1/4结构,则系统运行参数几乎均优于整倍于2-1/6结构,即应采用5支甚至4支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级 反渗透 系统 工艺 结构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