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语言的语言迷途.docx
《论文:语言的语言迷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语言的语言迷途.docx(2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论文:语言的语言迷途摘要:当代诗歌的语言本体意识与当下以口语写作为中 心的写作现象自然地保持了距离,通过语言对虚无性的深度 体验与精神探索,构成了当代诗歌书写的可能,李心释所具 有的语言学家、诗人双重身份,使得他的诗歌书写有效地深 入到诗的语言内核,对当代诗歌写作、诗歌史的诗学建构、 以及诗歌突破文体边界走向当代社会与生命意识的建构,均 产生了较为重要的话语启示。关键词:诗歌语言;隐喻性;当代诗歌如何给李心释的诗歌命名,这的确是一个难题。他身为 语言学教授,曾经出版语言的语言迷途等语言学著作; 他熟悉解构主义哲学观,在生活观念与诗中均践行,均试图 实现自我生命体验的双重在场;也是沉浸语言在虚无
2、深处不 断体验生命真谛的空空和尚(诗人曾经用过此笔名)。这份艺 术简历,构成他进行生命省思的精神背景与艺术前提,远离 通过诗歌获得世俗虚名之嫌。倘若没有此相关的精神领域与 哲学态度,我们也自然无法考究他的诗歌动力、功力、活力、 魅力。在一部分读者看来,省察他的诗歌或许令许多读者感觉 不知所云,间或以晦涩拒之。正如许多现代诗歌的探索者一 样,对读者提出较好的专业性、精神性的要求。马拉美在法 国创造了所谓艰深作者的概念。他明确地将必须付出的努力 引入到艺术中来。正是这样,他提高了对读者的要求,并且 他还带着一种真正光荣的令人钦佩的智慧,为自己选择了为 数甚少的一群特殊爱好者,这些人一旦领略过他的作
3、品,就 再也不能忍受不纯粹、肤浅和毫不设防的诗歌。l202李心 释着重于语言的诗歌书写,也同时关顾生命意识与能动性的 精神在场。李心释自然站在这个时代的高度上以世界性的眼 光写作的,他深知汉语思维自身嵌带的问题及汉语发展的危 机感,积极地通过语言不断修复汉语诗歌的信心,不断在形 而上学的思索中试图抵达某种艺术可能。一、在语言深处深究虚无如果对诗人李心释的语言学的专业背景、延异哲学观、 空空的生命意识这种种精神背景稍加考察,我们发现他的诗 歌其实就是一个关于何谓真正的生命事实的难题的思索,而 语言成为沟通以上三种精神背景的媒介,让他在自我的精神 在场与终极性体验中切近自我与世界关系的难题,并展开
4、形 而上的思辨、探析。近年来,他陆续完成了致敬、冬天的苦念头、遭 遇橡皮树、乡村邻居、路上的眩晕、逛书店晚归、灵 塔、我在这里呆过、老茅、天空等作品,他的诗歌 取自日常的生活或者工作的语言,这里面的致敬、苦念头、 眩晕却成为后现代心灵投射的支离图像,这个世界不再仅仅 由日常支配,而是不断深处挖掘自我的潜意识,诗人更像一 个历史学家在虚无之坟寻觅心灵的拓片、零散而寓意深刻的 字符,这些组合成从日常导向形而上或者神性的精神语境, 诗篇成为一个现实的场域供读者沉思、巡游、审视、辨析自 我存在的空间。如他致敬中写道:高原的公路沿线一匹马静立,低着头疾驰的车经过它像一个轻浮的笑话一匹黑色的马,公路唯一的
5、高度静止的速度比所有速度都快是因为我把眼睛留在了它的身上作者要致敬的正如面对语言的沉默,因为自我的清醒而 促成了致敬的时效、深刻,在生命奔走的匆忙旅途中,静下 来想想生活、想想那类融留的沉默的客观生活,保持清醒的 意识与态度也成为生命探索的另一种可能路径,我把眼睛留 在了它的身上,再次强调主体对世界发现的必要性、必然性, 如果自我是清晰的、秩序的,那么语言就试图反思、颠覆自 我世界的平衡、秩序,唯有不断破除自我的幻象,认识你自 己,方可抵达内心的隐秘、诗意与可能。所有的写作都在写作中完成。在许多诗人看来,诗歌写 作的经验就是多写、练笔,在多写中练就、发现某种诗体表 意的经验与能力上的提升,不断
6、深化、纯粹,直到形成自我 的风格,这成为当代诗歌书写的重要经验。瓦雷里的学生梁 宗岱曾有如下一段代表性的论述:所谓纯诗,便是摒除一切 客观的写景,叙事,说理以至感伤的情调,而纯粹凭借那构 成它底形体的原素一一音乐和色彩一一产生一种符咒似的暗 示力,以唤起我们感官与想象底感应它自己成为一个绝对独 立,绝对自由,比现世更纯粹,更不配的宇宙。2李心释的 诗歌,是带着深刻的空观,在语言的通道不断触及、呈现的 外壳,从他的诗歌更能触碰到的现代的语言意识及哲学观对 当代的积极影响,更能从诗篇领略其对当下认知的启示、意 义。艺术是艰难的,而艺术家在这种艺术活动中经历着不确 定诗歌只是一种练习,但这练习是精神
7、,是精神的纯洁性, 是纯净之处一一意识,这种可用以交换一切的空无的能力, 在那里成了实际的能力,并在严格的范围内包藏着它的各种 结合的无限性和它的动作的广阔性。373世界的认知是难 的,这同样成为李心释语言、生命、思想、哲学的综合性的 认知前提,他的诗篇展现了这种种语言观、生命观、哲学观、 思想观,对读者不断提供了自我反思的可能。诗歌成为对现 实焦虑、虚无人生的某种积极有效的肯定性的书写,这种书 写再次呈现了诗歌作为艺术的重要样式对生活信心的修复与理解的可能。当代诗歌书写需要体验能力、想象能力,还有自觉的语 言、诗体意识,才可能达到诗意、思辨形成较佳的审美、认 知效果。头巾、菜刀、把手成为他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语言 迷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