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x
《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说明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设计说明书L概述Ll项目背景“2023年郸都区县道小修养护工程”位于郸都区,郸都区是成都市辖区,位于四川省成都 市西北部,东北与彭州市、新都区,东南与金牛区毗邻,南面与青羊区相连,西南与温江区、 西北与都江堰市接壤。是中国四川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有豆瓣之乡、蜀绣之乡、盆景之乡之称; 是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按照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分解下达2023年度第一批普通公路建设养护工作任务的通 知,我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结合2022年度成都市普通公路路况检测郸都区部分数据,对郸 都区道路进行检测,其中IT大道、丹青路、郭彭大道、犀安路局部路段路面
2、损坏严重,须进行 养护修缮。1.2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成都市郸都区,道路均为郸都区境内重要交通省道,是郸都区交通路网的重要 组成部分,交通地位非常重要。由于遭受较大交通量过境车辆碾压(货车交通量较大),该段 道路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沥青路面车辙、龟裂、沉陷,坑槽、裂缝等病害,对 交通安全及行车舒适性有较大影响。随着郸都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加快推进郸都区灾毁恢复 重建工程建设步伐,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公路交通出行环境,急需对其进行大中 修改造。1. 3设计依据(1)项目设计合同;(2)本项目沿线测量、调查资料;(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4)公路路线
3、设计规范(JTG D20-2017);(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1-2009);(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10)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 3350-032020);(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51422019);(II)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 5421-2018);(12)公路技术状况
4、评定标准(JTG 5210-2018);(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14)现行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及章程。1. 4.原有公路技术标准根据业主指导意见:本项目为小修工程,不对原路技术标准进行调整,各路段均维持原有 技术标准。成都坳陷与成都平原分布的范围基本一致。呈北东35方向展布,是一西陡东缓受“喜山 期”两侧断裂对冲形成的构造盆地。“喜山运动”以来一直处于相对沉降,堆积了厚度不等的 第四系(Q)松散地层,不整合于下覆白垩系(K)地层之上。基岩内发育有蒲江新津、磨盘 山等断裂,构造线均沿北东方向延展。蒲江新津断裂南起蒲江,北过新津厚隐伏于第四系地 层之下,深约5.
5、5公里,以北趋于消失,最后一次大规模活动时间距今约8. 8万年;沿此断裂 带的蒲江曾于1734年发生过5级地震。磨盘山断裂位于成都市区以北,自新都经磨盘山进入成 都市区一环路北三段附近。从区域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性分析,磨盘山断层通过地区属不稳定 的微活动区;沿此断裂带的新都曾于1971年发生过3. 4级地震。老第三纪,青藏高原的上升,龙门山和龙泉山随着隆起,但地面高差不大。进入新第三纪 差异运动不明显。早更新世,龙门山急剧抬升,龙泉山随着抬升,平原西侧坳陷形成,粗碎屑 之卵砾石堆积其间。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龙门山、龙泉山继续抬升,整个平原则普遍 下沉。中更新世晚期,新构造运动变得剧烈而复
6、杂起来。龙门山、龙泉山加速抬升过程中,原 有的一些主干断裂继续加强活动,成都坳陷解体,东部边缘构造带和西部边缘构造带上升,局 部成为台地,中央坳陷和边缘构造带的部分地段继续沉降,接受上更新统沉积。最终形成了成 都地区现今的构造轮廓和地貌景观。插图成都平原位置及构造略图总体来说,成都地区所处地壳为一稳定核块,东侧距龙泉山褶断带约20公里,西侧距龙门 山褶断带约50公里,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2008年5月龙门山褶皱带发生8.0级强烈地震,对成都城区影响较小,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属稳定区。场地属稳定场地。2. 3气象水文条件公路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技术指标备注公路等级二级公路(兼顾市政配套)维
7、持原路技术指标不提高设计速度km/h40路基宽度m1640双向四车道/六车道路面宽度m1540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汽车荷载等级公路T级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注:其中丹青路圆曲线处技术指标不满足规范,郸彭大道K2+280处两反向圆曲线之间直线 长度不满足规定技术指标,1. 6原有公路技术状况及适应性评价2. 6.1道路改造历史本项目道路现状均为双向4/6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兼顾市政配套),路基宽度1640米,路基横断面布置详见标准横断 面布置图;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其路面结构采用的IOCnl沥青混凝土面层+20Cnl基层(暂定)。 1. 6. 2原有公路技术状况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计 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