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WTO框架下的衡平精神和比例原则法律.docx
《论WTO框架下的衡平精神和比例原则法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WTO框架下的衡平精神和比例原则法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论WTO框架下的衡平精神和比例原则法律WTO相关的一系列法律中并没有明确提到比例原则,但 是比例原则是构成多边贸易体系基础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 比例性,是适当平衡相竞争的权利。衡平精神是比例原则的 基本,其暗含于WTO的许多法律文本,并贯穿于专家组和上 诉机构的实践中。例如,TBT协议第2. 2条规定,“为完成合 法目标,技术规则不应不必要地对贸易加以限制;SPS协议 第5. 4条规定,在决定保护的适当标准时,WTO成员国有义 务”考虑将不利的贸易后果最小化这一目标。”此外,在“虾 和海龟”案中,上诉机构在解释和适用GATT1994第20条的 引言时实际上采用了比例性原则。因为WTo协定作为国
2、际法 适用的特殊性,在WTO实践中,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充分运用 衡平的艺术,根据WTO协定关于比例原则的规定,巧妙的协 调了不同缔约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以及环境保 护和贸易自由的矛盾。本文正是立足于WTc)的理论和实践, 对衡平精神和比例原则进行解析。一、衡平精神和比例原则的现实由来在贸易自由和环境保护在WTO框架下的冲突是衡平精神和 比例原则的现实由来。以“绿色贸易壁垒”为主要表现形式 的环境保护和关贸总协定一贯倡导的贸易自由理论,在当代 WTc)框架下的冲突主要表现在:L理论背景各异自由贸易相对优势理论是WTo贸易自 由化的理论基础。根据相对优势理论(Comparative Adv
3、antage of Theory ),即使一国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较之 它潜在的贸易处于劣势,它仍由可能在贸易中与贸易伙伴共 同获利。这些处于劣势的国家,可以通过选择机会成本最小 的工业分工,专门生产和出口本国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同 时进口本国劣势相对较大的产品获取经济利益。根据这个理 论,所有的国家都应当选择自由贸易作为本国的贸易政策。 可持续发展经济法论文jjflunwen理论是环境保护政策的 理论基础。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要以经济发展、不断满足 人类的各种需要为根本目标,追求人类长期的、全面的、持 续的发展,因此把环境纳入经济发展的过程。由此一些国家 借助不直接与WTO原则相违背的“绿色贸
4、易壁垒”来实现环 保的目的。2 .政策目标不同根据自由贸易相对优势理论,实现财富 最大化而追求自由贸易,应作为经济政策的目标,可持续发 展理论为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 展的过程,强调发展经济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根本上 讲,两种理论的最终目标并无冲突,但由于对利益的着眼点 不同,环境保护往往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理由,成为实现自 由贸易的障碍;自由贸易对财富的过分追求,往往以牺牲环 境为代价,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所以,当二者之间的“运作 轨迹”在某一点产生交叉时,必然会促使矛盾的激化,从而 使潜在的抵触表面化。3 .国家利益冲突发达国家经过早期的工业发展,经历过 环境破坏的惨
5、痛教训,更为强调“绿色经济”,将可持续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战略;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往往以劳动密集型 产业作为优势产业,此种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付出破坏环境 的代价。因此,在对待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的问题上,发达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很大冲突和分歧,南北矛盾尖锐,呈 现出全面的对立和紧张关系。“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斗争的主要焦点。正是基于以上出现的新问题,WTO争端解决机制才不得 不在维持现存自由贸易的制度框架下,采用英美法系特有的 衡平精神,采用具有调和作用的比例原则,以便应对复杂因 素对相对比较完善的世界贸易制度框架的挑战。二、衡平精神和比例原则的理论支撑L博弈论WTc)协定作
6、为主权国家的贸易框架,涉及不同 主权国家的根本利益,其本身就是各成员政治谈判和妥协的 结果,WTO本身就是不同力量动态博弈的产物,因此WTO法 律规定呈现原则性、框架性、含糊不清的特点,不确定性法 律规定比比皆是,“合理”、“适当”、“过分”、“明显”、 “重大”、“通常标准”、“其他情形”等概念被大量使用。这 为环境保护和贸易自由的相互博弈提供了很大空间。比例原 则的适用正是为避免WTo框架下不同力量博弈过程中“囚徒 困境”(PriSOnerDilemma)现象的出现,毕竟,参与世界贸 易的各方不愿意看到,在他们追求本国收益或福利最大化时, 最后的最优均衡却是最坏解。在WTO框架下,“囚徒困
7、境”模 型的应用将会避免不同的国家为实现各自的目标而实施对自 己贸易伙伴过分有害的政策。现实中,在具体适用GAm994 第20条时,“虾和海龟”案的上诉机构强调指出,“解释和适 用引言的任务是在成员国援引第20条例外规定的权利和其 他成员国基于GATT1994实质性规定的权利之间定位并画出 一条平衡线,这样,任何相竞争的权利都不会抵消对方从而 使协议中由成员国亲自设定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遭到歪 曲、失效和削弱。”在“虾和海龟”案中,上诉机构平衡线的 定位方式,为不同目标的缔约方寻求了力量的平衡点,从而 促进各方的合作,达到WTO框架下效果的最优化。当然,我 们必须认识至U,这条所谓的“平衡线
8、”劳动法论文/Idflimwen/ 是极具有灵活性的、动态变化的,它本身就是一个更为模糊 和主观化的概念,只有在具体的个案中它才会真正体现价值。2.环境成本内在化 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以环境问题的 “外部不经济性”为前提。所谓“外部不经济性”,即市场主 体行为对环境资源的不利影响往往由行为主体以外的第三方 (包括他人及后代人)承担。环境成本内在化,就是通过一 定的措施,将环境成本纳入生产成本,从而体现资源的稀缺 性,消除其外部不经济性。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往往通过 环境费、环境税、环境标准与环境标志制度等具体措施,从 而作为市场准入条件,改变一国产品的比较优势。因此,环 境成本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TO 框架 衡平 精神 比例 原则 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