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诊疗进展2023.docx
《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诊疗进展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诊疗进展202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诊疗进展2023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组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MAHA)s血小板减少、缺血性器官受累为特征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 其病理及临床表现相似,而发病机制多样,疾病谱涉及肾脏病、风湿、血 液、产科及肿瘤等专业领域,诊断和治疗较复杂。近年,随着对TMA发 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诊疗方案有了较大突破,但仍存疑惑。本文拟 从临床实用角度对TMA研究进展作一梳理归纳,其中重点叙述非典型溶 血尿毒综合征(aHUS)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TP)。TMA分类以往TMA临床分为两类: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和TTPo近年来,随着 对TMA发病机制的深
2、入了解,TMA分类及其诊疗思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KatO等将TMA分为TTP、典型HUS、补体相关a H US、继发性TM A。 最近Brocklebank等则将TMA分为原发性TMAx感染相关TMA和继发 性TMA ,其中原发性TMA又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TMA ,前者因基因突 变致病,包括原发性aHUS、遗传性TTP等,后者存在自身抗体,包括继 发性aHUS、继发性TTP0感染性TMA主要由各种感染所致,包括出血 性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分泌毒素所致的HUS等。另有学者提出药物,自 身免疫性疾病,妊娠,感染,肿瘤,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HELLP),器官移植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均可
3、在特定条件下触发TMA ,按 发病机制其中一部分可归类到HUS或TTP但仍有一部分机制尚不清楚, 故而主张将其归类至其他因素所致TMA0HUSHUS是以MAHAs血小板减少、急性肾衰竭”三联征”为特征的一种TMAo 以往根据有无腹泻将HUS分为腹泻HUS和无腹泻HUS ,后有研究发现 25% 30%的aHS患者有腹泻,故该分类方法已被弃用。近年,学者们 发现补体替代途径相关调节基因突变或存在补体H因子(CFH)自身抗体是 HUS的新致病因素,主张更新HUS的命名、分类与诊疗方案,目前临床 上通常将HUS分为典型HUS与aHUS两种。(一)典型HUS典型HUS儿童多发,大多与腹泻相关,预后较好。
4、主要发生在产志贺毒 素(StX)的出血性大肠杆菌(STEC)导致的肠道感染后5 7 d(血清型主要为 0157 : H7或OIo4 : H4),故典型HUS也称为STEC-HUSo其诊断主 要依据为:最近2周有腹泻病史,HUS三联征,大便细菌培养STEC阳 性或血清Stx检测阳性。典型HUS为一自限性疾病,治疗主要为对症支 持处理,血浆置换(PE)和抗补体治疗的疗效不确切,急性期抗生素治疗可 能加重病情。QaHUS aHS与典型HUS同属HUS ,但二者在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预后等方 面均有较大差别。aHS是近年TMA研究较热的一种疾病,研究进展较 多。1 . aHUS 概述:关于aHUS的定
5、义及分类一直存在争议,随着对该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 究,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除典型HUS以外所有的HUS都可纳入aHS( 义),也有学者主张只能将补体相关HUS称为aHUS(狭义)。aHUS可分为 原发性aHUS、继发性aHUS , 一些指南所述aHUS主要是指补体介导的 原发性aHUS。补体系统由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补体受体成分三部分组成。其 活化主要包括经典途径、凝集原途径和替代途径,C3转换酶是这三条补 体活化途径形成终末共同通路的交汇点,并顺序激活下游其他补体因子, 生成C5转换酶,继而生成攻膜复合物,发挥补体效应。补体调节蛋白包括血浆蛋白和膜复合蛋白,在替代途径中前者包括补体H
6、 因子(CFH)、补体I因子(CFl)等,后者包括CD46等。正常生理情况下, 补体调节蛋白抑制替代途径活化或加速C3转换酶的水解。替代途径调节 蛋白或其补体固有成分基因突变,可导致补体替代途径的持续过度活化, 产生过多的攻膜复合物和C5a ,攻击自身正常的细胞或器官,造成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aHUS主要由补体替代途径的调节基因(如CFH、CFIs CD46)及补体固有 成分(B因子、C3)突变或CFH自身抗体所致病,这些基因突变或CFH抗 体使补体调节蛋白对替代途径活化的抑制作用减弱或补体固有成分功能 上调,从而导致补体系统过度活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聚集。 最新研究发现补体H因
7、子相关基因(CFHR)突变编码的FHR蛋白能竞争结 合CFH ,从而影响CFH对替代途径的调节。研究还发现,在aHUS患者 中编码血栓调节蛋白(THBD)和编码二酰基甘油激酶(DGKE)存在基因突 变,二者是凝血途径调节基因。THBD除了起重要的抗凝作用外,还能结 合C3b或CFH使其失活,故THBD缺失也可致补体替代途径异常活化。 DGKE基因突变通过介导内皮细胞胞内信号传递,损伤内皮细胞,其细胞 膜上的CD46表达下降,但不直接影响补体系统的活性。2 . aHUS 诊断:基于目前的指南与共识aHUS诊断的基本思路为在诊断TMA的基础上, 排查TMA其他类型及病因,同时检测补体调节因子和裂解
8、产物,寻找 aHUS发病的直接证据。确诊依靠补体系统血清学依据和基因检测。(1) 排除TMA其他类型(凡疑诊aHUS者均应排查):典型HUS粪便培养、 检测血清Stx和抗脂多糖抗体;(2) TTP:测定血清金属蛋白酶域蛋白家族 13号成员(ADAMTSl 3)活性( 10%) ADAMTSl 3抗体(+);继发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妊娠、感染、药物、移植后等。(2)补体系统异常 的证据血清补体C3下降、C4正常,常表明补体替代途径活化CFH、 CFIs B因子水平及活性下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6水平下降CFH、 CFIs CD46、CFHRs B因子、C3等基因突变;CFH自身抗体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栓 微血管 临床 诊疗 进展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