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如何考.docx
《科学探究如何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探究如何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科学探究如何考近年来,中考物理中出现了科学探究类题型的考查, 而且此类题型的题量和分值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加。此类试 题之所以能逐年被命题人重视、成为区分考生知识水平的重 要依据,主要是科学探究类题型可以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 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 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 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能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 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方 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所以,科学探究的考查在今后 的中考试卷中出现的几率将会越来越高。那么,科学探究如何考哪?下
2、面笔者就近两年此类中考题 型做一简要的分析,谨与大家探讨。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提出问题;2 猜测与假设;3制定方案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 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科 学探究的考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对“提出问题要素的考查05年江苏宿迁24题:为精确测量世界屋脊喜马拉 雅山的高度,2019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科考队利用现代测量 技术对喜马拉雅山主峰峰顶进行重新测量。测量考察中,科 考队员们戴着墨镜,身穿防寒羽绒服,背着氧气瓶,手拿 尖头冰镐,脚蹬防滑靴。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 难,终于在5月下旬完成了测量任务。根据以上情景,请你 提出两个问题,并
3、从物理学角度加以简答。例:问题:科考队员为什么要使用尖头的冰镐?简答:使用尖头冰镐,可以增大对封冻雪地的压强。问题八 O简答:O问题2: O 简答:O 此题要求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要发现和物理知识有关的“、 句,然后提出猜测并进行简答,如:1为什么他们要戴 墨镜呢?高山上白雪皑皑,阳光反射强烈,戴墨镜可防止 强光伤眼;2他们为什么要背氧气瓶呢?高山上气压 低,空气稀薄,缺氧;3防寒羽绒服有什么作用?高 山上气温低,羽绒是热的不良导体,可起到保暖作用:4 防滑靴有什么作用?防滑靴可增大摩擦,便于蹬山等。二、考查“猜测与假设要素05年黄冈非课改实验区38题:高尚同学发现家里用皮 碗如图挂东西,皮碗所能
4、挂的物体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 有关呢?1请你提出一种猜测:你猜测的依据是:;2请你自选器材,提出一个验证你的猜测的探究实验方 案多数同学会想到“皮碗的面积大小可能会影响到所悬挂物 体的重力大小的猜测。依据是“压强一定时,受力面积的 大小会影响压力的大小。也有少数同学会想到“挂钩的作 用点位置不同会影响到所悬挂物体的重力大小的猜测。依 据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三、考查“制定方案与设计实验要素04年海淀区:小明做了以下电学实验:如图甲所示, 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并联在由干电池组成的电源两端。 闭合开关S1 ,灯泡El发光,再依次闭合开关S2和S3 ,灯 泡El逐渐变暗。小明对此现象进行
5、了分析,灯泡变暗说明灯泡两端电压减 小了,减小的电压由谁分担了呢?小明猜测这个干电池内部可能有电阻,干电池相当于一个 电压U恒定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r的组合如图乙,实 验电路相当于并联的灯泡的总电阻R并与干电池内部电阻r 串联如图丙,并联局部总电阻R并变化时,干电池两端 的电压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假设他的猜测是正确的,请你从以下提供的器材中选择所需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测出这个干电池内部的电阻ro 提示:不能直接测量干电池内部电阻r和两端的电压Ur 与理想电源的电压U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一只,阻值的定值电 阻两只阻值不同,待测干电池一个,开关假设干。要求:1画出电路图要求:设计的电路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探究 如何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