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易混淆的字(上篇).docx
《甲骨文中易混淆的字(上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骨文中易混淆的字(上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甲骨文中易混淆的字(上篇)首发 2023-12-03 09:10书法坞 01 “一”和十”-J前4.47.6合10308登目十前155合1445一横是“一”。一竖是“十”。竖是十进制。02 “二”、“上”、“下”二对274合33431上前7.32.4合102 舞姐TJ 甲636 合27340屋瓢名两横是“二”,两横基本等长。上横短的是“上”,下横短的是 “下”,短横指事,表示位置所在。03 “人”和“匕”J 裁4L6 合 1045 “人”,像侧立的人形。匕佚76合34086思且匕掠演113合33327 “匕”,像侧卧的人形。与“人”相比,下体(下肢)向前弯曲。也有见小臂再向上弯曲的。通常解释为
2、女性。与之相关的字有“妣”、“牝”、“鸨”等。04 “三”和“乞(气)”J 前623 合388 S “三”。三个横。三横基本等长。气W1.1合6057寅 组乞(气) “乞(气)”。三横,中间一横短。说文:“气,云气也,象形。”广韵:“气,与人物也。今作乞。”05 “口” 和 “口(丁)”J 甲 1215口 “口”,像一个张开的嘴巴,左右两边有上翘的嘴角。组合到其 他字中可以表示吃饭、说话、器皿、居所、开阔地,或者其他与“口儿”有关的东西。)TJ 林2.23.14 合12967寅电 (T) “口(丁)”,学者多以为是钉子的象形,像钉帽的形状。“丁” 是十天干之一,“甲乙丙丁”的“丁”,也可代表一
3、个平面,或者 疆域、范围,或者其他圆形、方形的事物。二者的详细区别,参见前期文章甲骨文中“口”和“口 (丁)” 的区别。06 “大”、“交”、“矢”、“寅”、“黄”参见文章甲骨文中“大”、“交”、“矢”、“寅”、“黄”等 字的区别。07 “幺” (yo )和“午”玄伯晨鼎西周中期 偏晚集成2816古“幺”、“玄”同字。像一束细丝。上部多不出头。午域258.1合7323要目 “午”,“杵”的本字,象形。与“幺”相比,上部多出头,表示杵柄。扩展:与“幺”相关的字,如“丝”、“幼”、“幽”等。J童天38合24156出组 “丝”,像两束细丝。幼接2.35.1合52 W.组 “幼”,古耕地在前面拉耒(1
4、闻)者多为幼者,后扶耒者须年长 有力者,“幼”字形像以绳系于耒上之形。参见邹晓丽基础汉字 形义释源。幽乙7122合 14951寅组幽 “幽”,从“火”,从“幺幺”,表示火光很微小。金文大字 典以为“幽”字本义指微火,并谓“今杭县人犹谓火微为幽”。 参见字源。08 “子”、巳、“己”子存2734 “子”。幼儿形状,大头,两个胳膊在舞动。子前341合 38012图2:子 “子”。中间的口形部分是头,上面的三竖是头发,下面的部分 是两条腿和脚。与上面的字形在构字理据上相似,突出小孩子大头、 好动的特征。子前138.4合1249寰组图3:子 “子”。在图2的的基础上作了简化。子前4.13.1合37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甲骨 文中 混淆 上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