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人是怎样练字的?——从汉简中的习字内容看汉代启蒙教育.docx
《汉代人是怎样练字的?——从汉简中的习字内容看汉代启蒙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人是怎样练字的?——从汉简中的习字内容看汉代启蒙教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汉代人是怎样练字的?一从汉简 中的习字内容看汉代启蒙教育原创2019-03-03 08:38地下文物看历史我们熟悉的蔡伦造纸是东汉的事情,不过所谓蔡伦造纸其实是改造 纸,并不是新发明纸。纸西汉就有了。在甘肃天水就出过西汉的纸, 还有在陕西潘桥也出过西汉的纸。不过这些纸在学界争议比较大, 因为它的材质与后来蔡伦所造的纸,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这种西汉 纸与当时的绢帛一类的丝织品材质十分相似,所以有些专家怀疑这 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纸,而是一些丝织品。丝织品当然很贵,普通人 家用不起。每天都在丝织品上练字,那一定是大户人家,一定家财 万贯。那么,在纸没有通行前,究竟用什么来练字呢?虽然西汉时就有纸了,但纸
2、什么时候开始通行,这不好绝对的说, 我们现在所看到留存下来的纸质作品,大多出自官宦显贵,很难知 晓普通老百姓的情况。在东汉时,即使蔡伦改造纸,也不是说普通 老百姓都可以用。至少到了唐代的时候下层人家还用不起纸,比如 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怀素就是用芭蕉叶练字。那可不是芭蕉叶练字 效果好,无非就是买不起纸,太贵了。二十世纪初,西北甘肃地区出土了大量汉简,就是著名的居延汉简。 后来又陆续出土了多批简,比如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敦煌汉 简、悬泉汉简等等,到现在已经出土了有六七万枚。这几万枚汉简 大多都是官府文书,其中还有一些就是汉代人练字内容,这类简学 界称为习字简。6S2B 从大量的出土实物来看,汉
3、代人可能主要是用木头来练字的。从经 济实用的角度说,纸、绢、帛一类材料太贵,不可能轻易用来练字 习字。而且纸、绢、帛类的作品一般是要收藏的,那是要找书法好 的人来写。那么汉代人是怎么用木头练字的呢?大家肯定是想到木 简、竹简。其实还有一种更特殊的文字载体,我们称之为飙。因为 是木质的,所以有时也写作极,枫都是一种东西。这种那都是 多面的,而且面数通常是奇数。急就章里面有一句话说:“急 就奇期与众异。”这里边说的蒯:,就是汉简中的角瓜。为什么是“奇 加”呢?很可能就是因为这种飙都是奇数面。我们在汉简中看到的 辄有三面、五面,还有七面的,都是奇数。那的制作非常简单,而 且可以多次使用。把一个木棍削
4、成几面就成了角JL在那的每个面上 写字,写完了之后把墨迹刮掉,然后在新面上再继续写,一直刮削 到不能刮削。木棒可以很容易找到,而且制作也十分简单,所以这 样练字非常经济实惠,普通家庭都可以做到。汉简中的税汉简中出土很多的税,有些已经削到只剩下很小的一块,比如下面 的这个税就是如此。汉简中的蒯:汉简中的蒯很多都与习字有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敦煌玉门花海出 土的七棱角瓜。这枚那的字迹专家们一般认为是小孩初学练字的程度, 所以也属于习字。有意思的是这个册的内容是诏书和书信,这在后 面我们还会说到。甘肃敦煌玉门花海七棱蒯:局部放大我们在平时写字很容出现错误,现在可以用橡皮擦掉,或者用涂改 液盖上,可是在
5、简牍上写字出现错误怎么改呢?当时有一种相当于 橡皮擦的工具叫削刀。当出现错误时就用削刀削掉,形成的这层薄 皮就叫削衣。或者叫做柿片。注意,“柿”读费,不读市,柿和柿 是两个字。削衣中也有很多是习字内容。辄上削掉的薄片也是削衣。 汉简中很多的习字内容的削衣,其中就有很多应该就是从艇上削下 来的。这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简牍时代虽然有书刀可以削掉错处,但写错了为什么不直接换一支新简呢?这也是习字简研究的 问题点。汉简中的削衣SkTimJjlL1813汉简中的削衣1806B1806A汉简中的削衣现在我们知道了汉代用木头做成简或飙练字,但都练习什么内容呢? 接着我们就看看习字简上的内容。汉简中的习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代 怎样 练字 中的 习字 内容 启蒙教育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