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桥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框架桥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桥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框架桥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拟建道路本次勘察范围内包含两段,即东段和西段,西段起止里程K0+000-K1+320,路段 总长1320m;东段起止里程K6+160-K6+857.595,路段总长697.595m,两段总长2017.595m,道 路定位为城市主干路,其中东段在K1+090与龙行大道南段形成交叉,交叉处设置下穿车行通道 (框架结构)一座。二、技术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 3310-2019)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混凝土结构设
2、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1-2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9)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IGJ106-2014)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 )1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GB50204-2015)17)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淮(GB50202-2018)18)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 T1096-2014)1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37号令)20)城市道路隧道设计标准一(DB33/T 12562021)2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19)22)公路隧道抗震设计规范(JTG/T 2232-2019)2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2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2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019版)26)公路下
4、穿通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17)27)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17)28)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2021)29)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2021)30)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3-2021)31)钢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6-2021)32)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II-2011)2019版33)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34)现行的国家、重庆市其他有关的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35)其他现行的相关规范、技术标准。三、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2
5、、设计荷载等级:城-A级;3、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场地类别为I类,特征周期为0.35s,抗震设防烈度 6度,按B类设防,设防措施等级7级;4、设计基准期:100年;框架桥设计安全等级: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5、防水等级:二级;6、行车净空:24. 5米;7、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8、环境类别:与土壤接触的结构其环境类别为二类,框架桥内环境为一类。9、裂缝最大宽度限制值:一般环境下0.2m,腐蚀环境下0.15mm,且不得贯通。10、抗浮设计:本场地勘察期间勘探控制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抗浮安全系数为1.05。11、框架桥标准段覆土约为1. 5m,顶板的覆土荷载q = H l
6、m=20H (kNm) (H为顶板 距离地面的高度,Y为覆土容重,水下应为土体的浮容重)。12、活载标准值:机动车道为城-A,人群荷载为5.0KPa.4.3、工程地质分析评价1、线路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拟建道路线路区及相邻地区内未见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现状条件下 道路区总体稳定,适宜本工程的建设。2、场地地震效应、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1)地震效应评价据区域地质资料,喜山期的挽近构造活动,在区域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上升隆起,上升 作用至今仍在进行,部分断裂重新活动,引起轻微地震现象。区域历史上地震活动较弱,地震震 级低,强震活动弱,属地壳相对稳定区块。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
7、B18306-2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H-2010, 2016 年版)及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O2-2013, 重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取0.05g,设计地震分为第一组。3、地质分析该段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该段设计标高246. 480256. 615m,地面高程247. 510 256.615m,最大填方边坡高度约2. 5mo该段线路覆盖层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及细砂,覆盖层厚 度约0.55.6,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沙溪庙组砂岩、泥岩,局部粉砂岩。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中相关规定,该段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框架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